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再探讨——兼评《兴盛与危机》
本文关键词: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再探讨——兼评《兴盛与危机》
【摘要】:中国社会自秦汉至清两千多年以来,其间虽历经若干次变革,但都是一个王朝代替另一个王朝,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这一社会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兴趣。本文对学界关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对金观涛和刘青峰的著作《兴盛与危机》进行评述。
【作者单位】: 郑州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华女子学院女子国学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封建社会 传统文化 超稳定系统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界定“封建”本指殷周分封制度,又延及后世各种封爵建藩举措,“列爵曰封,分土曰建”。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中国封建制的典型是西周,而中国的封建制大体终结于秦,历史发展到秦汉以后封建制已非社会主流,直至明清的前近代中国则是专制帝制社会。然近大半个世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昌和;民本思想的反作用是中国封建社会延长的根本原因[J];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4期
2 董全亮;;中国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存在的原因分析:一个公共选择的视角[J];大理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林世芳;科举制度——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迟缓的一大原因[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6年01期
4 程永奎;;中国传统文化的抑制性功能——兼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问题[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5 孙功达;地理环境究竟是怎样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6 霍仲常;试论地理环境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作用[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郭忠义;;论传统文化理念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锁定——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意识形态原因[J];求是学刊;2006年06期
8 侯建新;;鸦片战争前农民个人力量考察——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再反思[J];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01期
9 冯天瑜;;中国“封建社会”再认识[J];史学月刊;2008年03期
10 顾方博,王宪涛,焦垣生,郭晓萍 ,李新蛇;科举制度与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福顺,桑秋杰;关于“中国古代史”与“中国历史地理”课程合并研究的几点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毛兰;;试析刘大夏的政治品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程功弼;地理环境对徐福东渡历史事件的影响[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4 郝建平;民本思想与汉代的统治政策[J];江淮论坛;2005年02期
5 曹凯;莫翠鸾;;“封建”争论何时休——从岳麓版和人教版两套教材说起[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2期
6 赵梅春;;略论当代中国通史研究与撰述之趋势[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冯红;;基于榷盐制度的宋代国富论与民富论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李珂;;外贸管制权概念的生成——基于不同文本的解释[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9 臧知非;田昌五先生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J];山东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臧知非;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田昌五先生史学方法与史学思想初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制度化背景中的剪纸传承与生活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谷学峰;1958年“史学革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莫fx;文化线路视域下的清江流域商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德全英;民族区域自治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蓝虹;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制度经济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6 王建华;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蒋海升;“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D];山东大学;2006年
8 卢向国;民本的逻辑[D];复旦大学;2007年
9 王晓华;近三十年中国大陆史学主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孙秋云;18世纪汉文明向苗疆的传播及苗文明的回应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金浩;清中期以后京杭大运河衰落对运河地区城乡经济的影响[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2 王晓楠;社会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新理论模型[D];天津大学;2012年
3 孙立家;唐代农民家庭地位的变迁[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4 裴铁军;金代交钞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路征远;元代大运河的修治及其漕运[D];内蒙古大学;2004年
6 唐安志;唐代庶民地主家庭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7 郜丽梅;族邦的产生及其初期形态[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初洁;国际贸易法视角下的民族贸易法律问题[D];新疆大学;2006年
9 袁波;STS视角下的中国古代水利技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冯建民;科举制度与文化的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韩茂莉,胡兆量;中国古代状元分布的文化背景[J];地理学报;1998年06期
2 刘和旺;;诺思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新发展[J];经济评论;2006年02期
3 李景林;忽必烈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J];史学集刊;1986年02期
4 陈国生;明代人物的地理分布研究[J];学术研究;1998年01期
5 李福泉;;北伐匈奴是秦亡的重要原因[J];学术月刊;1985年09期
6 程民生;;试论南宋经济的衰退[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顺达,肖绍斌;从“孝”、“忠”范畴看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J];探索;1998年06期
2 管成学;现代化与科技古籍整理浅议[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01期
3 张雁南;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座谈会综述[J];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05期
4 霍志军;;伏羲文化的精神特质及其现代阐释[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周媛;;汉民族尚“三”现象的传统文化解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6 亓顺美;;李提摩太的中国文化观[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8年04期
7 宋志坚;;“国学热”三题[J];领导文萃;2009年07期
8 王功俯,孙洪林;传统文化与中国地名的关系[J];中国地名;2000年06期
9 介永强;;关于中国文化史教学的一些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年03期
10 黄刚;;礼与中国古代法—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礼”“法”观[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洪亮;;也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兼论现代化的起源[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贺达;;首届年会学术讨论纪要[A];河北省历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论文选[C];1980年
3 贺达;;毛泽东论农民起义与改朝换代刍议[A];毛泽东与中国历史文化[C];1993年
4 张宪文;丁永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A];中国现代史论丛(上)[C];1983年
5 贺达;;略论我国古代农民战争的结局[A];河北省历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论文选[C];1980年
6 张殿吉;;试论我国封建法制的礼法融合[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选[C];1981年
7 田广清;;中国领导思想史[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8 漆侠;;建国以来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A];河北省史学会通讯(1984第1期)[C];1984年
9 黄明光;;古代科举制度下社会自学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冷东;;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朝鲜半岛的传播[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国英;国学热不必“一窝蜂”[N];人民日报;2008年
2 彭小瑜;封建政治经济学与封建主义批判[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宁波大学历史学系 钱茂伟;中国史研究视野趋于多元化[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杨晓;传统社会保障时期(一)[N];中国财经报;2009年
5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 许小年;从秦到清不是封建社会[N];经济观察报;2008年
6 本版编辑 国际易学研究基金会董事长 朱高正 中华老子研究会 陈光柱 河南 闵良臣;元典辨[N];社会科学报;2006年
7 许楚三;浅谈花钱的官铸私铸[N];贵阳日报;2005年
8 朱延平;费孝通主题演讲中国古玉与传统文化[N];中国文物报;2001年
9 ;国学离开过我们吗[N];光明日报;2006年
10 王锟;国学:民族自信力的试金石[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文安;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2 乔玉光;危机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北方草原传统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咏红;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爱军;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农作物地域推广发展及其规律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田长生;辜鸿铭保守主义文化观浅析[D];厦门大学;2007年
4 谢伟岸;论中国封建社会人才结构对其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6年
5 朱敏卓;几组汉字形音义中的中国传统生命观[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梦s,
本文编号:623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23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