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之前“敬老”文化的发展及其法制化进程
本文关键词:唐代之前“敬老”文化的发展及其法制化进程
【摘要】:尊老敬老、礼遇高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一文化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与历史背景。自农耕社会时起,华夏先民便树立了对长者生产、生活经验的崇拜;先秦时期,这种传统经过各学派的论述得到系统的总结;两汉时期,厚待长者的礼仪开始进入国家典章;至魏晋南北朝以后,敬老文化的发展逐渐正规化、制度化。经过数百年以儒家文化为大背景的法律演进历程,到隋唐时期敬老文化已上升成为整个帝国重要的法律制度。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唐代 敬老文化 法制化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一、三代时期“敬老”理念的雏形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世代相传。众所周知,华夏民族的祖先是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农耕部落,部落以血亲为纽带形成最初的社会组织形式。在氏族内部,不同年龄辈分的成员的地位与职能是有着严格的划分的,从母系氏族社会时起,部落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杨海帆;;宕昌的凤鸟信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3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刘洪强;;“东吴弄珠客”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6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7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8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9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10 胡秋银;试论郭泰之不仕不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2 徐安琪;;花间词学本色论新探[A];2008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春晓;;古典诗词的现代接受效应——浅析《念奴娇·赤壁怀古》对电影《赤壁》的影响[A];2010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姚宏杰;;北魏皇宗学与四门小学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8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9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徐卫民;;汉长安城植被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郑君;基于文献的中药毒性认识变化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雷丹;中国佛教与道教人生哲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张陶然;协议离婚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宗侠;司伟;;西周的学校与尊老教育[J];柳州师专学报;2011年03期
2 王雪梅;;唐代的琵琶艺术与琵琶文化[J];文史杂志;2011年05期
3 李惠;;论唐代士人的婉约情怀——以唐诗柳意象为例[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陈关仁;;诗意的养生[J];现代养生;2011年15期
5 石太明;;老年人要善待自己慎对十贪[J];大众心理学;2007年03期
6 谈福民;;老年人如何与子女开明相处——不痴不聋,不做阿姑翁[J];大众心理学;2004年07期
7 周明威;;人生如棋[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1年08期
8 钱国宏;;科学排解老人的“唠叨”[J];食品与健康;2011年09期
9 李乔;;■姓探源[J];寻根;2011年03期
10 王延群;;老年人如何克服厌世心理[J];现代养生;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凤娟;;浅析老人赡养与精神文明建设[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2 王文侠;;我对老年文化建设的浅识[A];陕西省老年文化与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省政府关于认真做好老年人社会优待和服务工作的通知[A];世纪之交——江苏老龄问题研究[C];2001年
4 张健;;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和健康长寿的根本途径[A];陕西省老年学会——加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C];2003年
5 钱兴培;;“老有所为”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A];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3年
6 郭建义;;浅谈家庭和谐与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关系[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江崇寿;;认真贯彻“老年法”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渭滨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情况的调查[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李治都;;弘扬尊老敬老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A];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林璧符;;刍议关爱老年人[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七)[C];2005年
10 艾德森;;浅议老年人心理健康[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凌;送去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要求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N];贵阳日报;2006年
2 王云彪;让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世代传承[N];周口日报;2006年
3 石政伊邋董淑凤;送去党和政府的真情关怀 周清利走访慰问老年人[N];淄博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许华;尊老敬老是传统美德[N];鸡西日报;2008年
5 陈红卫;要努力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N];商洛日报;2007年
6 陈亚莉 马爱华;发扬光大敬老传统[N];铜川日报;2007年
7 记者 张力宏;要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N];商洛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杨波;"窗口"单位尊老敬老蔚成风气[N];青岛日报;2006年
9 全国老龄协会权益部主任 王s,
本文编号:632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32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