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礼逊与《三国演义》的早期海外传播
本文关键词:马礼逊与《三国演义》的早期海外传播
【摘要】:本文结合第一手英文资料,探讨《三国演义》在英语世界的早期传播,强调了晚清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对于该作的首倡之功。主要涉及两方面材料:一是马礼逊编辑的《华英字典》中的"孔明"词条,二是米怜撰写的《新教在华传教前十年回顾》中的《三国》。整体看来,由于对世俗文学的偏见,马礼逊对于《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通俗小说只有首倡之功而乏译介之力。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马礼逊 三国演义 海外传播
【分类号】:K207.8
【正文快照】: 学者们追溯《三国演义》在英语世界的最早译介时,通常会提及汤姆斯(P.P.Thomas)翻译的《著名丞相董卓之死》,该文分三次连载于1820年和1821年的《亚洲杂志》。①其实,在汤姆斯之前,已有西方人论及《三国演义》,这就是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英国汉学家马礼逊。据笔者调查,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士心;中国第十七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在绵阳召开[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杨英曦;;“嫉妒”是有益的——再读《三国演义》有感[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3期
3 仇甫全;;四川梓潼县《三国演义》学会成立[J];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04期
4 孙立权;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开篇词赏析[J];阅读与写作;1995年05期
5 ;作家袁银波推出《后三国演义》[J];陕西审计;2005年S1期
6 凌大;;《三国演义》引出两副传世名联[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008年05期
7 陈辽;;《三国》爱好者、研究者必读——评《三国演义大辞典》[J];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01期
8 秋谷;;《汪国新新绘全本三国演义》出版[J];全国新书目;2005年05期
9 章培恒;;《三国演义辞典》序[J];明清小说研究;1988年02期
10 蒋正治;;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三国演义》主题研究述评[J];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新;;小说史上的一处重要分野——追寻《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的差异之源[A];水浒争鸣(第五辑)[C];1987年
2 邓莹辉;;《水浒传》的“三国情结”[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3 刘体操;;珍贵的关索戏脚本[A];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98亚洲民间戏剧民俗艺术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邱笑宸;;从《三国演义》片尾主题歌看通俗歌曲的语言运用[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蓝晓光;;从《三国演义》看中国古代的竹兵器[A];中国林学会首届竹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管仁福;;试论《三国演义》“气”的文化意蕴[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7 晏可佳;;马礼逊传教事业的回顾与评价[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才俊;;马礼逊与早期中英外交关系考析[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徐如雷;;基督教新教的传入[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曹亦冰;;考论《三国演义》关羽的“重枣脸”[A];2006中国山西·关公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学者 庞中鹏;新三国演义[N];东方早报;2008年
2 如 意;请勿遗忘《三国演义(1)》[N];中国商报;2004年
3 高小立;新版《三国演义》将开拍 高希希誓言要打造精品[N];文艺报;2008年
4 记者 廉维亮;“国剧海外传播工程”昨日正式启动[N];人民政协报;2008年
5 李涛 刘红涛;2004车市之三国演义[N];河南日报;2004年
6 中国农业银行高级专员 何志成;日元走强背后的三国演义[N];中国证券报;2010年
7 王后法;《三国演义》的美学悲哀[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合众;移动固话双重出击 短信上演三国演义[N];福建工商时报;2001年
9 耿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体系[N];文艺报;2004年
10 康小川;另一种方式读“三国”[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素媛;《三国演义》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09年
2 徐武林(Burin Srisomthawin);汉语熟语在泰国的流传及借用[D];浙江大学;2009年
3 木村淳哉;中国明代四大小说在日本的传播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孔陈焱;卫三畏与美国早期汉学的发端[D];浙江大学;2006年
5 李宏伟;玉楼梦小说艺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张施娟;裨治文与他的《美理哥合省国志略》[D];浙江大学;2005年
7 张淑玲;言语交际中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8 黄汉坤(Surasit Amornwanitsak);中国古代小说在泰国的传播与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9 颜小华;美北长老会在华南的活动研究(1837-1899)[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周文;《全相平话五种》语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富莉;《聊斋志异》的传播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韩霄;《三国演义》的现代传播[D];武汉大学;2005年
3 钱海鹏;《三国演义》降将群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刚;论《三国演义》的当代传播[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田静;《三国演义》智谋描写初探[D];山东大学;2007年
6 张淼;《平家物语》与《三国演义》无常观之比较[D];吉林大学;2009年
7 秦平;《三国演义》“虚实”问题的接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颜彦;《三国演义》嘉靖本与毛评本比较研究:以人物形象为中心[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9 夏曼丽;论中国古代小说独特的心理描写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杜杰;俄国形式主义对《三国演义》的解读[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68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68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