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山东农副产品的外销
发布时间:2017-08-14 08:10
本文关键词:论清代山东农副产品的外销
【摘要】:清代山东农副产品的外销是山东城乡地方小市场商品运销的延伸,又是区域商品经济的组成部分,还是全国长途贩运贸易和全国贸易网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考察清代山东农副产品的外销基本状况,是在全国商品流通和山东与其他省区的经贸联系中,揭示山东外销农副产品的商品构成,外销主要通道和网络,以及外销的特点、趋势、影响和局限。这将有利于理解明清以来山东的经济地位及经济发展趋势。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在此考察清代山东外销农副产品的商品构成、输出路线、贸易网络,分析山东农副产品外销状况演变的历史原因;本文研究的难点是在探讨山东农副产品的外销方向和外销渠道的同时,注重对山东各地农副产品的汇聚路线及其集散、中转城市等进行多层次的分析和综合。 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综述其研究现状,提出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部分农副产品外销的既定条件。概述明清山东农副产品外销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政策条件。第二部分外销农副产品的商品构成。考察清代山东外销农副产品,主要包括小麦、花生、果品、烟草、植物油、大豆和豆饼、棉花和棉布等的结构、数量、流向等。第三部分农副产品外销的主要通道。分析清代山东农副产品外销的主要商路——陆运商路(京福驿道、烟潍商路体系等)、河运商路(运河商路体系、小清河商路等)、海运商路(通向南北的海上通道和相关联的省内外港口)的基本状况和历史变迁。第四部分农副产品外销网络的演变。综合鲁西平原商贸网和东部沿海商贸网的形成、发展的状况,揭示两者的演变趋势及其兴衰原因。结论部分是对农副产品外销的几点认识。总结清代山东农副产品外销的特点、影响,山东对外(主要是省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历史局限。理解清代山东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省内经济形势的变动趋势,反思其借鉴价值。 清代山东农副产品的外销,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第一,农副产品是古代社会的基本商品,,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清代山东农副产品外销,是山东对外(主要是省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山东与其他省区之间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余缺互济,满足不同地区居民的消费需求,加强山东的对外经济联系;同时这种长途贸易作为促进区域市场,以及全国市场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也影响着山东经济在全国格局中的变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二,清代山东农副产品外销状况所折射出的山东经济地位及内部经济形势的演变,对于我们今天发展山东经济仍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清代 山东 农副产品 外销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9;F3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2
- (一) 选题意义9-10
- (二) 研究综述10-11
- (三) 论文结构与创新11-12
- 一、 农副产品外销的既定条件12-15
- (一) 地理环境12-13
- (二) 经济前提13-15
- 二、 外销农副产品的商品构成15-23
- (一) 食品15-18
- 1. 粮食(小麦、杂粮)15-16
- 2. 花生16-17
- 3. 果品(干鲜水果)17-18
- (二) 饮料(酒)和烟草18-19
- 1. 酒(曲)18
- 2. 烟草18-19
- (三) 植物油(豆油、花生油)19
- (四) 原材料19-21
- 1. 大豆和豆饼19-20
- 2. 棉花20-21
- (五) 基本制成品21-22
- 1. 棉布21-22
- 2. 绸缎(绵绸和茧绸)22
- 另:其他外销农副产品22-23
- 三、 农副产品外销的主要通道23-33
- (一) 陆运商路23-25
- 1. 京福驿道体系23-24
- 2. 烟潍商路体系24-25
- (二) 河运商路25-27
- 1. 运河商路体系25-27
- (1)台庄、南阳25-26
- (2)济宁26
- (3)张秋、聊城26
- (4)临清26-27
- 2. 小清河商路27
- (三) 海运商路27-33
- 1. 山东港口28-32
- (1)利津29-30
- (2)海丰30
- (3)福山30
- (4)莱阳30-31
- (5)胶州31-32
- (6)烟台32
- (7)青岛32
- 2. 省外商港32-33
- (1)直隶奉天诸港33
- (2)江浙闽广诸港33
- 四、 农副产品外销网络的演变33-39
- (一) 鲁西平原商贸网34-36
- 1. 形成34
- 2. 兴盛34-35
- 3. 衰落35-36
- (二) 东部沿海商贸网36-39
- 1. 发育期36-38
- 2. 形成期38-39
- 结论39-46
- (一) 农副产品外销的特点39-41
- 1. 产品结构升级39-40
- 2. 商人实力增强40-41
- (二) 农副产品外销的趋势41-43
- 1. 贸易格局变迁41-42
- 2. 市场联系变化42-43
- (三) 农副产品外销的影响43-44
- 1. 推动经济发展43
- 2. 对外依赖严重43-44
- (四) 农副产品外销的局限44-46
- 1. 封建性质浓厚44-45
- 2. 半殖民地色彩45-46
- 参考文献46-50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50-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云;明清时期山东的山陕商人[J];东岳论丛;2003年02期
2 陈冬生;明清山东运河地区经济作物种植发展述论——以棉花、烟草、果木的经营为例[J];东岳论丛;1998年01期
3 陈冬生;清代山东柞蚕的生产发展与传播推广[J];古今农业;1994年01期
4 李令福;明清山东省棉花种植的发展与主要产区的变化[J];古今农业;2004年01期
5 刘强,刘正刚;清代广东商人在山东的经济活动[J];齐鲁学刊;2004年05期
6 许檀;清代前期流通格局的变化[J];清史研究;1999年03期
7 姜守鹏,刘慧文;明清时期的国内市场[J];史学集刊;1995年02期
8 许檀;;清代山东周村镇的商业[J];史学月刊;2007年08期
本文编号:671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71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