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魏晋南北朝时期比丘尼若干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10:24

  本文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时期比丘尼若干问题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魏晋南北朝 比丘尼 寺院 后妃


【摘要】:比丘尼是中国佛教发展中的重要力量。自佛教传入之初,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女性信徒,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信徒的数量愈来愈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比丘尼的研究一直落后于对僧人的研究,整个中国佛教史亦基本是在对僧人的研究基础上写就的。对比丘尼研究的忽略,与比丘尼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是不相符的。 魏晋南北朝的比丘尼虽然处于发展的初期,但在备历艰辛之后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主要表现在:一,比丘尼人数与寺院数量的增长;二,与比丘尼相关的仪式与戒律的逐步完善;三,国家对比丘尼管理的相关法律与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四,比丘尼社会地位的提高与社会影响的扩大;五,北朝后妃的出家。 因此,文章试图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比丘尼的研究,梳理中国佛教在早期发展中与女性信徒相关的部分课题,以此窥探早期比丘尼发展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由于魏晋南北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早期阶段,故这一时期比丘尼的发展对以后的发展亦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文章亦会进行尝试探索。而女性在历史上一直不为人重视,这在佛教中亦有所反映,这不仅对本文的研究造成了一些困难,亦是本文研究的一个方面。 基于此,本文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四个方面:一是以历史的眼光考察这一时期比丘尼及其戒律的发展;二是这一时期比丘尼的社会活动,包括与政治人物的交往及佛教活动,窥探比丘尼的政治及佛教活动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三是比丘尼寺院的发展,主要探讨尼寺的建设状况,着重对尼寺的建造者及分布地区进行分析,寻找尼寺建造的影响因素;四是北魏后妃出家的盛况与后宫出家制度的形成,通过对北魏后宫出家及瑶光寺建制的研究,探讨北魏后妃出家的原因及瑶光寺对北魏政权的特殊意义,并梳理古代后妃出家制度的形成过程,以见佛教对中国皇家影响的深远。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比丘尼 寺院 后妃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3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绪论11-19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比丘尼研究综述11-16
  • 一、《比丘尼传》及相关研究成果11-13
  • 二、以魏晋南北朝时期比丘尼为对象的相关研究13-15
  • 三、其他涉及汉魏南北朝比丘尼的相关研究15-16
  • 第二节 研究意图与基本结构16-19
  •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比丘尼发展概况19-55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佛教发展背景19-24
  • 一、佛经的传播19-22
  • 二、佛教与儒、道二教的关系与佛教论著的问世22-23
  • 三、佛教与政治23-24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比丘尼发展概况24-38
  • 一、中土比丘尼发展史上的"第一"24-32
  • 二、中外比丘尼交往32-35
  • 三、比丘尼译著及习胡语35-38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比丘尼戒律发展38-55
  • 一、比丘尼戒律的传入与译著39-43
  • 二、众生平等与僧尼不平等的现象43-50
  • 三、不杀生的思想与比丘尼的自焚行为50-55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比丘尼概述55-103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比丘尼基本资料与出家原因分析55-73
  • 一、比丘尼基本资料55-69
  • 二、比丘尼出家原因分析69-71
  • 三、僧猛、僧瑗的出家和佛道之间的冲突与融合71-73
  • 第二节 比丘尼出家后社会身份的转变73-86
  • 一、比丘尼与政治人物交往的基本资料73-78
  • 二、比丘尼所交往的政治人物身份分析78-79
  • 三、比丘尼与政治人物的交往对政治的影响79-82
  • 四、比丘尼代表分析82-86
  • 第三节 比丘尼的佛教活动86-103
  • 一、比丘尼佛教活动的基本资料86-96
  • 二、比丘尼佛教活动类型及意义96-99
  • 三、比丘尼与僧人的交往99-100
  • 四、代表人物分析——净秀100-103
  •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尼寺建造概况103-140
  • 第一节 基本资料103-115
  • 第二节 尼寺建造者115-129
  • 一、尼寺建造者的基本资料115-120
  • 二、比丘尼立尼寺120-121
  • 三、皇室及其宗亲立尼寺121-122
  • 四、各级官员立尼寺122-123
  • 五、北朝宦官立尼寺123-126
  • 六、社会各界舍宅为寺的热潮126-127
  • 七、政府对佛寺建造的控制127-129
  • 第三节 尼寺分布地129-140
  • 一、尼寺分布130-134
  • 二、建康与洛阳134-136
  • 三、会稽、江陵、广陵、蜀郡、吴郡、司州、彭城136-138
  • 四、高昌、岭南138-140
  • 第四章 北朝后宫出家与后宫出家制度的形成140-162
  • 第一节 北朝时期后宫出家140-150
  • 一、出家后妃的基本资料140-143
  • 二、离开皇宫的抉择143-144
  • 三、皈依佛法144-145
  • 四、尼礼殡葬145-147
  • 五、宫女出家147-150
  • 第二节 瑶光寺150-157
  • 一、瑶光寺的建置150-152
  • 二、瑶光寺与皇家的特殊关系及出家此寺的诸位皇后152-153
  • 三、瑶光寺与北朝诸皇后出家历年小考153-157
  • 第三节 后宫出家制度的形成157-162
  • 第五章 结语162-165
  • 附录165-178
  • 一、比丘尼辑佚165-175
  • 二、尼寺辑佚175-178
  • 参考文献178-183
  • 后记18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珊珊;明代戏曲中的尼姑形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72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72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f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