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次古代帝国的形成——以龙山文化时期到汉代的聚落形态研究为视角
本文关键词:中国第一次古代帝国的形成——以龙山文化时期到汉代的聚落形态研究为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聚落形态 三级制聚落群 相互作用圈 广领域交通圈 军事相互作用圈 天下型国家 帝国
【摘要】:中国在公元前3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随着由土墙包围的围合式聚落的出现,形成三级乃至四级制层级结构的聚落群。这一聚落形态的基本结构,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在军事需求下,通过县制进行重组,扩大到广大领域,成为由郡—县—乡—里构成的汉代郡县制统治的基础,同时使其对外的军事、文化扩张成为可能,形成帝国。汉代中期以后,统一帝国下的内部和平,使得周边地区以外的军事编制变得不再必要,龙山时期开始的传统聚落形态自公元前后开始崩溃,并于公元三世纪解体。帝国的上层结构虽然直至唐代基本被维持下来,但其并非是以新出现的村、屯等自然聚落为基础重构的,而是屹立于自然村落与簿籍上的乡—里编制相结合的双重构造之上。
【作者单位】: 日本京都府立大学;
【关键词】: 聚落形态 三级制聚落群 相互作用圈 广领域交通圈 军事相互作用圈 天下型国家 帝国
【分类号】:K901.8;K207
【正文快照】: 前言在日本的中国前近代史研究中,第一个被称作帝国的时代通常是秦汉帝国。但是,为什么称之为“帝国”,帝国又是如何来定义的?关于这些问题,到目前为止在学术上还没有进行过充分的讨论。秦汉帝国似乎一直是在皇帝统治的统一国家的意义上使用。关于中国的帝国形成过程,宫崎市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炜;高天麟;张岱海;;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J];考古;1983年06期
2 陈星灿;刘莉;李润权;华翰维;艾琳;;中国文明腹地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伊洛河地区的聚落形态研究[J];考古学报;2003年02期
3 张学海;;试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城[J];文物;1996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崇琛;;新闻与文学交融的杰作——《聊斋志异》中的新闻篇章[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2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熊寿康;读《辞源》(修订本)札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4 王海青;鲁迅论“三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5 张翔里;;神秘的中国西羌丝绸之路[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6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7 张颖慧;;敦煌、居延简中的“关、戊、iij”[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8 方成军;先秦淮河流域货币文化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9 杨东晨;一部古为今用的高水平区域经济史著作——评王鑫义主编《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10 李俸s,
本文编号:674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674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