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顺天府旱灾与禳灾初探
发布时间:2017-08-22 04:32
本文关键词:清代顺天府旱灾与禳灾初探
【摘要】:史料记载顺天府地区的各种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为害较大的是旱灾。顺天府地区在大清王朝统治的268年中,有161个年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旱灾。此地自古流传着“十年九旱”的说法。旱灾带来的后果不仅是民无所食,更有可能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顺天府属于畿辅重地,拱卫京师,社会稍有动荡就会影响到天朝的稳定,因此消旱祛灾不仅是那些“以食为天”的普通百姓所关心的,也成为天子和当地官绅的重要政治话题。因此,祈雨成为天子、官吏、百姓三方不同利益集团的共同的活动。 清代历代皇帝大都有祈雨行为,天子祈雨不仅要体现皇家对百姓的关心,更能借此向百姓昭示“君权神授”。官绅祈雨是三者当中政治目的最为浓厚的一个群体,皇帝会将祈雨的结果作为官吏政绩的标准,地方领导者将祈雨活动作为扩大影响力的有利时机。普通民众是旱灾的直接受害者,在落后的小农社会里,跪拜祈雨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因此,百姓祈雨具有最广泛的普遍性。三个阶层的祈雨活动,对饱受旱灾折磨的灾民以寻求心灵慰藉,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抗灾的决心和信心,除祈禳祈雨外,恤刑制度也是皇帝救旱的措施之一,清理积案、因灾赦免等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社会矛盾。 本文旨在研究清代顺天府地区的皇帝、官绅、百姓三方应对旱灾时的祈雨行为,分析顺天府地区旱灾产生前后官民应对灾害的举措,从人类学及心理学角度肯定其措施对救旱的作用。
【关键词】:清代顺天府 旱灾 禳灾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绪论7-15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7
- 二、学术史回顾7-13
- 三、相关概念、研究方法、材料运用及文章结构13-15
- 第一章 清代顺天府自然地理与旱灾情况15-19
- (一)清代顺天府自然地理与气候15-17
- (二)清代顺天府缺水的自然原因17-19
- 第二章 清代顺天府旱灾发生时间特征及影响19-29
- 第一节 清代顺天府的旱灾的时间分布19-25
- 第二节 旱灾对民众的影响25-29
- 第三章 应对旱灾天子的禳灾机制29-37
- 第一节 天子禳灾祈雨的原因29-32
- 第二节 天子祈雨地点及对象32-37
- 第四章 顺天府官吏的祈雨措施37-47
- 第一节 官府祈雨与龙神信仰37-41
- 第二节 官府祈雨与降雨诸神的关系41-44
- 第三节 祈雨的政治目的44-47
- 第五章 顺天府民众的祈雨活动47-53
- 第一节 民众群体恐慌心理47-49
- 第二节 民众参与的普遍性49-53
- 第六章 应对旱灾的恤刑制度53-65
- 第一节 清代因灾恤制度的实施53-61
- 第二节 恤刑对救旱的影响61-65
- 结语65-67
- 附表67-87
- 参考文献87-9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致元;明代君臣祷雨的宗教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赵世瑜;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顶”与东岳庙为个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3 高晓凤;;从《祈雨感应碑记》看元代大同地区的祈雨风俗[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张月琴;;大同地区祈雨仪式与权威的建构[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孙军辉;;唐代社会祈雨活动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6 王振忠;历史自然灾害与民间信仰──以近600年来福州瘟神“五帝”信仰为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7 史耀增;关中东府民间祈雨风俗透视[J];古今农业;2004年01期
8 王艳丽;;古代祈雨仪式的性别研究[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01期
9 潘朝霖;;水家祈雨活动“敬霞”试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10 季羡林;原始社会风俗残余——关于妓女祷雨的问题[J];世界历史;1985年10期
,本文编号:717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17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