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乳文化的发轫、传播与变异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乳文化的发轫、传播与变异
【摘要】:中国古代乳文化发端于牧区,在向农区传播的过程中发生变异,主要表现为:乳品被当作珍贵的副食品、奢侈品的同时,其欣赏价值与医药价值也得以充分提升。乳文化变异是自然条件、经济环境与社会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崇牛风尚的熏染,儒家戒律的震慑,畜产保护政策的制约,以及乳糖不耐症等社会心理因素,都是乳文化变异与传播受阻的重要原因。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中国古代 乳文化 传播过程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1SK109ZD)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中国古代乳文化发轫于北方牧区,随着民族大融合的加强逐渐向农区传播。在西方乳文化传入之前,乳品始终未能在农区汉族人饮食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相反,其欣赏价值与医药价值被充分发掘。乳文化变异是多种因素所致,学术界对此鲜有研究。有鉴于此,本文通过追寻古代乳文化发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波;;唐代新进士樱桃宴考[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卫兵;;中国古代十大爱好特殊的皇帝[J];文苑;2011年09期
2 付开镜;;中国古代的“万人敌”[J];兰台世界;2011年14期
3 姜楠楠;;浅析中国古代人事思想及启示意义[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5期
4 丁海斌;;中国古代陪都十大类型论[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孙洋;;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技术的影响与传播[J];兰台世界;2011年17期
6 李密;马斌;;不爱红妆爱武装 巾帼何必让须眉——论中国古代娘子军的兴起[J];北方作家;2011年04期
7 王雅琦;赵媛媛;;基于中国古代对外贸易谈中国陶瓷技术的发展与变迁[J];长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程少华;;中国古代舆论监督历史探源(下)[J];新闻研究导刊;2011年05期
9 何露;陈武勇;;中国古代皮革及制品历史沿革[J];西部皮革;2011年16期
10 丁勤;;视觉的阐释——中国古代帝王图像的文化意蕴与社会功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杰;;中国古代教门及其影响[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英]罗伯特·坦普尔;回溯中国古代的原始科学思想[N];大众科技报;2008年
2 谢军;中国古代特有建筑——台[N];中国建设报;2004年
3 ;王巍:中国古代车马制度的演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席泽宗;中国古代无科学吗?[N];北京日报;2000年
5 重庆铜梁大庙中学 代安荣;中国古代隐士背后的文化内涵[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刘守华;中国古代的“神舟”传说[N];湖北日报;2005年
7 海天;中国古代餐饮行业的崇拜[N];中国文物报;2007年
8 赵 毅;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N];大众科技报;2005年
9 孙家洲;论中国古代的盛衰巨变[N];光明日报;2003年
10 葛剑雄;大运河的兴盛导致了中国古代对航海的轻视吗[N];北京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强;货殖名物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2 蒋传光;中国古代社会控制模式的历史考察[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杜正乾;中国古代土地信仰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贾玺增;中国古代首服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5 王小健;中国古代性别角色的分化及其社会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启发;礼义新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郑立跃;中国古代政治盟约从盟主体制下到帝国体制下的变迁[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军靖;《洪范》与古代政治文明[D];郑州大学;2005年
9 王美华;唐宋礼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红玉;中国古代雩祭礼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索毕德;中国古代与斯里兰卡的关系[D];安徽大学;2004年
3 冯娜;从文本和图像看中国古代的“大人”观[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川;中国古代吏德发凡[D];河海大学;2007年
5 许婕;中国古代农事祭俗活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高歌;中国古代花卉饮食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李华锋;中国古代面妆美容用品及制作工艺探析[D];郑州大学;2007年
8 柴国生;中国古代风能利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9 刘录民;中国古代农业标准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10 曲伶俐;中国古代礼刑关系论纲[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17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17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