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货币角度看战国时期商品贸易的发展和繁荣
本文关键词:从货币角度看战国时期商品贸易的发展和繁荣
【摘要】: 战国时期在整个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比较特殊而又十分重要的时代,一方面旧有的社会制度与文化影响尚未完全消退,另一方面新的社会变革和创新又处于突破之中,所以整个战国时期表现出了新旧两种因素并存而又不断变化的特征。确切的来说,这种变化从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但是经由春秋中后期开始长达数百年时间的荡涤重构,到了战国末期之时,可以说一种全新的社会框架结构已经基本确立,并且为我国后世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央集权制统治奠定了基础。探究这一变化发生背后的原因,商品因素应该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力。 马克思认为推动社会进步最为活跃、最为有力的因素就是商品的流动,这是推动社会发展由静态向动态变化的根本原因。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商品经济发展高峰,这一时期的商品贸易活动极为繁荣,这是摧毁旧势力建立新秩序的重要动力。同时,因为商品贸易的发展,战国时期又是我国货币经济的开始确立期,这一时期丰富的货币即是商品贸易繁荣的产物和表现,又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该时期商品贸易进步的重要实物。因此,本文的写作选择以货币入手,来对战国时期的商品贸易发展与繁荣情况进行初步的研究。 关于具体的写作,本文主体将主要从以下三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对战国之前的货币和商品贸易情况进行论述。因为战国时期货币大多产生在此期间,且这一时期的商品贸易发展为战国时期的贸易繁荣奠定了基础和条件。同时该部分的内容铺垫,更能凸显出战国时期的商品贸易发展相比前期有了明显的进步;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战国时期的货币和商品贸易繁荣状况。具体的章节则又包括战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战国时期货币的特点和战国货币反映出的商品贸易繁荣三部分内容展开。本章是全文的重点所在;第三部分,对战国时期商品贸易发展繁荣的原因进行分析。具体则包括社会制度、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其他原因四个主要方面。
【关键词】:货币 商品贸易 战国时期 发展 繁荣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31;F82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3
- 第一节 研究综述7-11
- 第二节 本文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11-12
- 第三节 本文创新之处12-13
- 第二章 战国之前的货币与商品贸易状况13-26
- 第一节 原始货币的出现13-14
- 第二节 夏商周时期的货币与商品贸易14-18
- 第三节 春秋时期的货币与商品贸易的发展18-26
-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货币与商品贸易繁荣状况26-50
- 第一节 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26-27
- 第二节 战国货币呈现出的新特点27-44
- 第三节 战国货币反映出的商品贸易繁荣44-50
- 第四章 战国时期商品贸易发展繁荣的原因分析50-58
- 第一节 社会制度原因50-52
- 第二节 商品生产原因52-54
- 第三节 商品流通原因54-56
- 第四节 其他原因56-58
- 结语58-59
- 参考文献59-63
- 致谢63-64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延毅;毛笔别名考源[J];辞书研究;1988年03期
2 刘森;;关于三孔布的几个问题[J];中国钱币;1990年03期
3 刘珍明;他们究竟姓什么?[J];语文建设;1992年01期
4 辛占山;曹桂林;;辽宁铁岭邱家台发现窖藏钱币[J];考古;1992年04期
5 江奇艳;;战国时期楚国丧礼中的棺束与棺饰[J];考古;2004年06期
6 肖春;自古英雄出少年之 甘罗:宰相只有十二岁[J];中学生百科;2005年29期
7 古方;;河南辉县琉璃阁墓地出土玉器考察[J];考古;2005年08期
8 ;拍到了战国时期的陶狗[J];文明;2006年02期
9 赵东玉;;战国时期士的文武分野和职业修养[J];北方论丛;2006年03期
10 李青会;黄教珍;李飞;干福熹;;中国出土的一批战国古玻璃样品化学成分的检测[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晓黎;;呼和浩特地区战国时期货币经济[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2 图娅;佟鸿举;;呼和浩特博物馆馆藏部分战国货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四辑)[C];2003年
3 白秦川;;铲形币在战国时称“布”证据不足[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七辑)[C];2006年
4 苗润莲;;秦连横的衍变及其作用[A];国学论衡(第五辑)[C];2009年
5 胡汉光;;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出土的战国货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6 胡汉光;;内蒙古清水河县再次出土窖藏战国货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六辑)[C];2006年
7 周祥;;论战国时期的直刀币[A];“中国北方地区钱币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专集(一)[C];2005年
8 宋治民;;关于成都金沙遗址时代的探讨[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9 张文芳;吴良宝;;战国货币地名用字考察及相关问题讨论[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八辑)[C];2006年
10 王瑛;;呼市罗家营乡发现战国甘丹布[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一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谭勇邋通讯员 王玮萱;焦作惊现战国时期“殉马坑”[N];河南日报;2007年
2 沙洲;乳品企业进入“战国时期”[N];经理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刘智利;津门中医海纳百川[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4 王宇天;“自毁长城”何时休[N];华东旅游报;2008年
5 彭曦;石鼓作成于战国的铁证[N];光明日报;2010年
6 深圳商报驻东莞记者 王海荣;东莞挖出战国古村落[N];深圳商报;2006年
7 马玲;文物普查又有新发现[N];朝阳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张震;战国时期的摩托棋局[N];中国企业报;2001年
9 刘秀君;倾听历史回声 把握时代脉搏[N];邯郸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郭青;长安区发现大型战国时期秦陵园遗址[N];陕西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宾福;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池桢;静静的思想之河——战国时期国家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3 宁国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道家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王沛;战国时代的黄老“法”理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张继军;先秦道德变迁论[D];黑龙江大学;2006年
6 陈荣庆;荀子与战国学术思潮[D];西北大学;2007年
7 顾玉才;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土城子遗址战国时期人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李桂民;荀子思想与战国时期的礼学思潮[D];西北大学;2006年
9 孟晓妍;若干组先秦同义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王捷;包山楚司法简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博;从货币角度看战国时期商品贸易的发展和繁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章丽琼;战国时期列国置相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山青;战国时期韩国政治的兴衰[D];河南大学;2010年
4 蔡s,
本文编号:718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18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