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明清之际反传统精神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23 00:12

  本文关键词:明清之际反传统精神及其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明清 实学 反传统精神 政治民主化


【摘要】:明清之际的反传统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是在社会大变动的格局之下所显现出来的对传统文化的离异,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伦理以及科学文艺等社会的各个领域。这股反传统精神是明清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最具时代特色。 本文认为在社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反传统精神,在政治上主要体现为对君主专制的种种改革措施,以及超越传统文化的对君主专制的反省和批判力度;在经济上主张以工商皆本代替重农抑商;在文化上要求以“实学”精神改进科举制。明清之际的中国社会,是一个继承传统又蕴含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反传统精神,冲击了当时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念,功利主义思想得到认可和追捧,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转变,文学审美趣味开始突显出人文主义启蒙思潮,客观上对中国近代民主政治产生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近代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明清之际反传统精神的产生背景,具体内容和特征进行综合考察研究,试图对其在当时社会和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从中得出有益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启示,以实现对传统文化更好的继承和创新。
【关键词】:明清 实学 反传统精神 政治民主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248;B249;K248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绪论7-11
  • 一、 论文选题缘由及意义7
  • 二、 前人研究概述7-10
  • 三、 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10
  • 四、 创新之处及写作难点10-11
  • 第一章 明清之际反传统精神背景分析11-20
  • 第一节 反传统精神的界定11-12
  • 第二节 社会内部因素12-16
  • 一、 宦官专政,吏治腐败12-14
  • 二、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14-15
  • 三、 文化的内外部因素15-16
  • 第三节 社会外部因素16-20
  • 一、 西洋文明的输入17
  • 二、 思想家个体独特的成长环境17-20
  • 第二章 明清之际反传统精神的内容实质20-42
  • 第一节 反传统精神的内容20-37
  • 一、 对君主专制思想的反省与批判20-24
  • 二、 对君主专制的改革措施24-32
  • 三、 以工商皆本代替重农抑商32-34
  • 四、 以“实学”精神改进科举制34-37
  • 第二节 反传统精神的特征37-42
  • 一、 “自我批判”意识37-38
  • 二、 “经世致用”观念38-39
  • 三、 “民主平等”精神39-42
  • 第三章 明清之际反传统精神的影响分析42-57
  • 第一节 对当时社会精神文化的影响42-46
  • 一、 反传统精神与伦理道德42-44
  • 二、 反传统精神与文学艺术44-46
  • 第二节 对后来社会政治民主化的影响及现代反思46-51
  • 一、 反传统精神对近代民主政治的理论意义46-48
  • 二、 反传统精神对近代民主政治的实践意义48-51
  • 第三节 对明清之际反传统精神的现代反思51-57
  • 一、 反传统精神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51-53
  • 二、 反传统精神的局限性53-57
  •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永飞;;明清之际士人对传统政治秩序的理论批判——质疑和救治[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李靖;;明清之际“私”、“欲”观念的变化及其意义[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张显清;;晚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J];河北学刊;2008年01期

4 何晓明;思想的“近代性”与社会的“近代化”[J];江汉论坛;2003年03期

5 刘志琴;早熟而不成熟的思想启蒙[J];开放时代;2004年06期

6 金春峰;;明清之际儒学的价值观念[J];晋阳学刊;1988年05期

7 路德斌;实学·儒学·现代化─—从实学的产生看儒学的活力和命运[J];宁夏党校学报;1999年01期

8 陈朝晖;论中国早期启蒙者的教育思想[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9 周学军;转型与困境:晚明清初社会思潮的历史定位[J];学术界;1993年04期

10 谢贵安;直书与曲笔:传统修史原则的一体两翼[J];学术月刊;1999年03期



本文编号:721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21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6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