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东学西渐与中国文化的传播历程

发布时间:2017-08-23 21:23

  本文关键词:东学西渐与中国文化的传播历程


  更多相关文章: 东学西渐 中国文化 西南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社会 中国与世界 东方文化 文化传播 多种形式 文化交流


【摘要】:正自秦汉时期,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就开始了文化交流。通过多种形式的东学西渐,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促进人类文明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东学西渐的主要通道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东方文化散发着浓郁悠长的醉人风情。随着
【作者单位】: 西京学院人文科学系;
【关键词】东学西渐 中国文化 西南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社会 中国与世界 东方文化 文化传播 多种形式 文化交流
【基金】:西京学院科研立项课题: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体系新探索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自秦汉时期,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就开始了文化交流。通过多种形式的东学西渐,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促进人类文明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东学西渐的主要通道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东方文化散发着浓郁悠长的醉人风情。随着人们对各种技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燕凌;;冲突与融合: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回顾[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6期

2 王纪鹏;邢瑞娟;;浅析明清时期的传教士与东学西渐[J];鸡西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飚;;明代中西文化交流探源[J];兰台世界;2012年3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泓呈;中国法:走在想象与真实之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芸;;海上丝绸之路与宗教文化的交流[J];中国宗教;2007年10期

2 增;;西南丝绸之路综合考察引起中外关注[J];中国民族;1988年05期

3 赵永康;探索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遗踪[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张广智;;中外史学交流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江海学刊;2008年05期

5 杨林;;西南丝绸之路:那写满传奇的千年古道[J];报告文学;2009年03期

6 王宁;;季羡林先生留给我们的遗产[J];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09期

7 ;古西南丝绸之路上的元梅[J];云南林业;1992年01期

8 吴焯;;西南丝绸之路的再认识[J];文史知识;1998年10期

9 林向;;临邛与“西南丝绸之路”——近年来邛崃考古发现中的几个问题[J];文史杂志;2009年01期

10 周及徐;情怀系古道 万里踏山川——读《西南丝绸之路考察札记》[J];社会科学研究;199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有旺;;中国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化竞争战略[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石国贞;;论国际化趋势下提升大中华认同感的现实依据[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林炜双;孙李银;李明子;赵嘉颀;梁桑;刘霓;高腾;景怀斌;;公务员组织潜规则的表现与形成机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严建强;;“中国热”的法国特征及其解释[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5 岳晓东;;幽默风格、气质乐观、心理健康:493名广州、香港、澳门大学生的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陈永涛;;近代传教运动中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两种基本态度及简评[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翟双;杨莉萍;;叙事心理治疗的特征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契合[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李敏;;关于人文文化与社会文化教育的若干思考[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9 王蒙;;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4)[C];2006年

10 张梦阳;;文化的内蕴与对“人”的呼唤——写于林非先生著《鲁迅和中国文化》再版的时候[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琳;丝绸之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2 王凯 刘佳;两条鲜为人知的“丝绸之路”[N];协商新报;2006年

3 北京语言大学 路文彬;中国文化的“礼”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欣文;《中国文化年鉴》(2005)组稿编辑工作启动[N];中国文化报;2006年

5 梁秋克;《中国文化年鉴》新一轮组稿编辑工作启动[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李大伦;漫谈中国文化[N];郴州日报;2006年

7 卞毓方;一位文化老人的“和谐观”[N];人民日报;2007年

8 蒙木(书评人);中国文化的读本?[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9 宋冰;中国文化年:让世界感受中国魅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10 商报记者 任志茜;张大春:重新识字,钻进中国文化的酱缸[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岩波;中国古代医学书籍发展史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詹春花;黑塞与东方[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磊;中国与国际刑事法院:现状与展望[D];吉林大学;2007年

4 孙成武;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文;庞德与中国文化[D];苏州大学;2004年

6 包仕国;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殷瑜;布莱希特在中国:1949-2006[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赵本涛;中西文化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朱莉丽;1369-1599日本各阶层对华观初探[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孙大强;基于中国文化情境的心理账户探索性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东;韦政通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2 徐梁峰;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D];浙江大学;2008年

3 蔡慧清;德克·卜德研究三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董利民;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我国现代竞技体育的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成茜;中国文化内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差异[D];重庆大学;2007年

6 胡菊花;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视角看中国文化的输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邹丽娟;中俄茶文化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孙青;中国文化因素在外宣材料英译中的体现[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9 陈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境遇与发展思路[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汪秀梅;从翻译要求看中国文化遗产读本汉英翻译[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27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27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f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