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月令》中的自然节律与社会节奏

发布时间:2017-08-24 21:33

  本文关键词:《月令》中的自然节律与社会节奏


  更多相关文章: 《月令》 自然节律 社会节奏 环境史


【摘要】:战国、秦、汉时期,"农本"经济定型发展,国家政治趋于一统,关于自然季节变化的地方性经验知识、列国诸侯"时宪"和诸子"时政"思想,在《吕氏春秋》中被整合为一套顺时施政的政治礼制,汉儒摘编成《月令》并纳入《礼记》。汉代以后,《月令》相关著述大批涌现,思想知识逐渐传播、下移,对传统社会的环境适应、生产生活和岁时风俗,都发挥了重要塑模作用。《月令》将天、地、生、人视为紧密关联、相互因应的统一整体,构设了一套社会节奏顺应自然节律的人与自然关系模式,蕴含着尊崇自然、师法自然和顺应自然的深层生态伦理,这是它的环境历史核心价值所在。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月令》 自然节律 社会节奏 环境史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华北环境变迁史研究”(项目编号:09AZD050)中期成果之一
【分类号】:K892.9
【正文快照】: 《礼记·月令》作为儒家经典中的一个重要篇章,在古代时令类文献中最具权威性,两千年来一直被奉为圭臬。它以一年十二个月为一周期,以众多自然现象(包括天文、气候和生物)作为指时标识,对天子生活和百官政务逐月进行严整安排,设计了一套相当理想模式化的国家时政礼制。自20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道彬;;《月令》模式的时间意义与思想意义[J];北方论丛;2009年03期

2 萧放;地域民众生活的时间表述——《荆楚岁时记》学术意义探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3 李零;;《管子》三十时节与二十四节气——再谈《玄宫》和《玄宫图》[J];管子学刊;1988年02期

4 乐爱国;《管子》与《礼记·月令》科学思想之比较[J];管子学刊;2005年02期

5 陈梦家;;战国楚帛书考[J];考古学报;1984年02期

6 王利华;;端午风俗中的人与环境——基于社会生态史的新考察[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杨振红;月令与秦汉政治再探讨——兼论月令源流[J];历史研究;2004年03期

8 王利华;;经济转型时期的资源危机与社会对策——对先秦山林川泽资源保护的重新评说[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胡家聪;;《管子·幼官篇》新考——兼论《吕氏春秋·十二纪》的年代[J];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02期

10 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Research on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Karst Eco-economic Compound System in Guizhou Province[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3期

2 商原李刚;;“道治文化”说[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章启群;;秦汉思想遗产与中国思想的秘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秦小林;张庆国;杨书运;;复杂性科学及其在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6 陆小彪;;浅谈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生态文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盖光;;生态:引发中国文学传统的现代阐释[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王晓辉;贾良清;潘成荣;;安徽省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及保障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9 张毅川;刘志红;;新检住区景观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10 乔丽芳;齐安国;王珊珊;;现代城市理想住区环境构建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梦潇;;东汉“行春”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宋娟;木斋;;从记录功能和叙事手法看《诗经》的散文性[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郑奕;;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陈兴鹏;胡晓芬;薛冰;;建国以来新疆社会经济生态系统演变过程分析[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6 王如松;;3000年来的中国人类生态观[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7 盛承发;;生态学基本概念的发展[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8 王兆强;;生态序——系统主从律[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9 欧阳志云;王如松;;复合生态系统水生态过程分析[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10 赵泰涛;王如松;;城市工业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孟涛;农村环境管理权均衡配置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7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8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林;景观生态型校园绿化的理论与实践[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海龙;基于物元分析法的矿区生态健康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李晓丹;方玉润《诗经原始》综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商秀秀;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汪茉莉;“青衣”及其文化语义浅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光熹;《诗经》中的田猎诗[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高恒;汉代上计制度论考──兼评尹湾汉墓木牍《集簿》[J];东南文化;1999年01期

3 刘兴林;;论商代渔业性质[J];古今农业;1989年01期

4 李根蟠;先秦时代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理论[J];古今农业;1999年01期

5 乐爱国;《管子》的阴阳五行说与自然科学[J];管子学刊;1994年03期

6 马世骏;生态规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略论现代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J];环境科学学报;1981年01期

7 ;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王杖十简释文[J];考古;1960年09期

8 袁靖;;论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J];考古学报;1999年01期

9 王子今,赵昆生;尹湾《集簿》“春种树”解[J];历史研究;2001年01期

10 沈长云,李晶;春秋官制与《周礼》比较研究——《周礼》成书年代再探讨[J];历史研究;2004年06期



本文编号:7332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332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8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