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论方以智思想及其在融西入中方面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7-08-28 17:44

  本文关键词:论方以智思想及其在融西入中方面的贡献


  更多相关文章: 西学中源 通几质测 融西入中


【摘要】: 方以智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学术范围除了厚实的传统哲学外,还遍及物理、天文、历算、医学、考据学等方面。著名学者侯外庐先生曾说他是“中国的百科全书派大哲学家”,可见其学识之广。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对方以智思想的研究越来越多。“通几质测”说在方以智思想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他睿智地阐释了二者在中西学体系中的位置关系,彰显了质测学的重要地位,契合了明清学术转型的需要。明末,由于传教士的来华,方以智思想中吸收了大量西学内容,并对西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通几质测”说在当时对于如何把“西学”巧妙地融入“中学”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把徐光启的“西学中源”说大大的向前推进了一步。不仅如此,我们再看二百年后的历史,会发现“通几质测”说可谓是清末“中体西用”说的早期源头。本文在对方以智思想作精要梳理后将重点探讨他的“通几质测”说在融西入中方面的贡献。 文章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方以智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学渊源、自身学术思想特点以及对西学的主动探索。方以智是一位有着科学实践精神和极具时代气息的思想者,对实用之学有浓厚兴趣而又有厚实的传统思想基础。这就为他在学术结构方面融西入中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着重探讨方以智思想中的“通几质测”学说,以及在此指导下他对中学和西学的定位。在方以智思想中,“通几”是根本,“质测”是应用,即前者为体,后者为用,前者指导后者,而后者为前者服务。在对中学的研究中,他提出“通几护质测之穷”,中学在质测学方面有所欠缺,但通几学甚为优越,能弥补质测学之不足。他认为西学“详于质测拙于通几”,“质测”应用之学多有长处,但“通几”本体之学存在严重欠缺。中西学比较后,方以智认为从整体上来讲,本体原则方面中学优于西学,在技术应用方面西学精于中学,为了使中学更完善,既要坚守好本体原则,又要吸收西学的“质测”科技之学,因为“通几藏于质测”,掌握丰富的质测学才能正确地发掘通几学。 第三部分展示方以智“通几质测”学说的历史意义。与同时代的“西学中源”相比,“通几质测”说不再是从空间方位的不同上找所谓源流的差异,而是深入到学术内部,从内容特征方面对中学与西学进行评判,不仅对当时融西入中做出了理论贡献,而且为“中体西用”说作了早期探索和实质性构建,为传统学术由古代向近代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西学中源 通几质测 融西入中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绪论7-11
  • 第一章 厚实的中学根基与对西学的主动探索11-26
  • 第一节 西学东渐的社会背景11-14
  • 一、明末清初的社会背景11-12
  • 二、西学对传统思想的冲击12-14
  • 第二节 厚实的中学根基14-23
  • 一、方氏家学14-18
  • 二、坎坷的人生路18-20
  • 三、以易学为主糅合佛道20-21
  • 四、本体论上“气火”说的突破21-23
  • 第三节 对西学的探索23-26
  • 第二章 “通几质测”融西入中的治学模式26-35
  • 第一节 通几质测----新知识结构的构建26-28
  • 第二节 对西学的批判吸收28-32
  • 第三节 对中学与西学的定位32-35
  • 第三章 “中体西用”模式的早期探索35-40
  • 第一节 “西学中源”说的出现35-37
  • 第二节 “中体西用”模式的早期探索37-38
  • 第三节 “通几质测”说在学术转型中的作用38-40
  • 结语40-42
  • 参考文献42-44
  • 后记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元青;;方以智“三教合一”思想探微——以生死观为例[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世亮;;方以智的“太极不落有无”说[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李元旭;刘敏;;由《生死格》论方以智的生死观[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陶善才;方宁胜;张勇;;桐城方氏:中国文化世家的绝唱[J];书屋;2011年07期

5 许结;;从《桐旧集》到《耆旧传》[J];文献;2011年03期

6 方子昭;;张自烈与《芑山文集》的流传[J];南方文物;2011年02期

7 ;哲学 宗教[J];全国新书目;2005年02期

8 张靖人;;明清以来“东西”研究述评[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赵春燕;陈佩文;;钱澄之生平考证及后期之“客隐”说[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汪婷婷;;侯方域与冒襄[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锡球;;传统文化诗学视野中的经典阐释范式——以方以智的“中边言诗”和“道艺”观为例[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永礼;胡化凯;;方以智“光肥影瘦”说的实验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曹峰祥;万芳;;从“四元行”之辩看明清之际的中西医学融汇[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萃[C];2006年

4 陈一壮;;黑格尔、方以智辩证法思想比较研究[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5 王元春;;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学者对待实验的态度——以揭暄《璇玑遗述》中的实验为例[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6 潘忠荣;杨怀志;;桐城文化刍议[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魏宗禹;;第三章 实学思想方法探微[A];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C];2002年

8 杨正明;;枞阳与桐城派[A];第一届全国桐城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9 李虎;;东亚三国近代文化成因及比较[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10 萧鉀父;;东西慧梦几时圆?——世纪之交的文化寄语[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鸿;哲人以智融翰墨[N];中国商报;2007年

2 朱斌峰;文心·雕龙[N];安庆日报;2005年

3 刘苏里(万圣书园总经理);“木已成舟,毋庸再议!”[N];中华读书报;2006年

4 李平 (作者系市委常委、枞阳县委书记);挖掘深厚人文资源 推动枞阳文化复兴[N];安庆日报;2007年

5 汪军;对安徽文化和安徽形象认识的第三阶段[N];安庆日报;2005年

6 张践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实学”之三国“演义”[N];光明日报;2007年

7 朱万章;遗民画风与新安意蕴[N];美术报;2006年

8 李学勤;侯外庐与明清之际学术思想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9 姜伯勤;《柳如是别传》与读书方法[N];中华读书报;2001年

10 章征科;皖江文化特性探析[N];安徽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伟;方以智易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程曦;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彭战果;方以智儒、佛、道三教会通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孙祥伟;东南精英群体的代表人物——汤寿潜研究(1890-1917)[D];上海大学;2010年

5 赵云波;严复科学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6 李联;魏禧文学思想考论[D];辽宁大学;2007年

7 李新;陈子龙诗文创作与文学思想[D];南开大学;2009年

8 王继学;墨学对晚清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9 贾争卉;安清翘科学思想与科学成就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梅;论方以智思想及其在融西入中方面的贡献[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珂;冯o偟摹赌费芯坑胪砬濉拔餮е性础彼礫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吴运兴;方以智诗歌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汪青;方以智晚年人生定位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5 张鲁光;《通雅·谚原》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6 刘娟;方以智语言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元青;三教归儒—方以智哲学思想的终极价值追求[D];武汉大学;2005年

8 齐鹏;方以智科学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方书论;论方以智思想中的科学精神[D];苏州大学;2007年

10 张小英;《切韵声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748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48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b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