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祥瑞”与明代政治

发布时间:2017-08-31 01:35

  本文关键词:“祥瑞”与明代政治


  更多相关文章: 祥瑞 政治合法性 教化 治国策略 明代


【摘要】:祥瑞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因素。明代祥瑞的类目大体上承袭前代,出现的种类和数量比唐代《百官志》所载要少,表现为天象祥瑞、物象祥瑞和人事祥瑞。 明人在对祥瑞的理解上未见创新,仍是对董仲舒“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理论笼罩的祥瑞观念的继承,明代的历代帝王对待祥瑞的态度不尽相同,大体上分为两类:即谦谨对待,重灾抑祥和以瑞为喜,信瑞贺瑞。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究其根源可知,帝王对待祥瑞的态度实际是功利性的。谦谨抑或表贺,只是帝王控制臣民的手段及治理国家的策略之一,目的是为其统治服务。而对于士大夫群体而言,一部分人利用祥瑞沟通天人的特点,规劝皇帝的行为,将祥瑞作为限制王权的一种手段。另一部分人则以信瑞、贺瑞为讨好皇帝的手段,来获得皇帝的宠信。 祥瑞在明代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为君主统治提供了政治合法性依据,,它是君主治理国家的政治策略,即明确对待祥瑞问题的基调,树立明君圣主的形象,并以对待祥瑞问题的态度为依据,进行君臣博弈;它是旌表孝行,劝导国民孝亲养老的教化工具;它还是士大夫风气的指向针。由此可见,原本简单的天文现象、动物、植物或者某些不常见的现象,在统治者的大肆宣扬下,变成了某种具有特殊指代意义的符号,从这个角度可以认为,祥瑞是明代政治上层的一种信仰倾向,祥瑞在明代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祥瑞 政治合法性 教化 治国策略 明代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8;B2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5
  • 第一节 解题8-9
  • 第二节 研究现状9-13
  • 一 祥瑞思想的发展变迁9
  • 二 祥瑞与王朝政治9-12
  • 三 祥瑞与文学艺术12
  • 四 祥瑞与河清12-13
  • 五 其他有关祥瑞的研究13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基本思路13-15
  • 第一章 明代“祥瑞”概说15-19
  • 第一节 “祥瑞”的含义15-16
  • 第二节 “祥瑞”与政治的一般关系16-19
  • 一 为政权确立提供合法性依据17
  • 二 歌颂圣德,赞扬盛世17-18
  • 三 化解政治危机,稳定统治秩序18-19
  • 第二章 明代“祥瑞”的类目19-28
  • 第一节 天象祥瑞19-21
  • 一 星19-20
  • 二 云20
  • 三 瑞雪20-21
  • 第二节 物象祥瑞21-26
  • 一 动物祥瑞21-23
  • 二 植物祥瑞23-25
  • 三 河水祥瑞25-26
  • 第三节 人事祥瑞26-28
  • 一 君主受命于天,出生时伴随奇异的现象26
  • 二 征伐讨逆过程中,瑞象迭见26-27
  • 三 大臣用祥瑞烘托自己的身份不凡,证明自己为官地方时治政有功27-28
  • 第三章 明代君臣之“祥瑞”观念28-37
  • 第一节 诸帝之“祥瑞”观念28-33
  • 第二节 士大夫之“祥瑞”观念33-37
  • 第四章 “祥瑞”观念与明代国家政治之关系37-50
  • 第一节 “祥瑞”与政治合法性宣示37-40
  • 第二节 “祥瑞”与治国策略40-43
  • 一 树立明君形象,奠定治国基调40-41
  • 二 “祥瑞”是君臣斗争的手段41-42
  • 三 “祥瑞”是统治需要时的一种重要的政治手段42-43
  • 第三节 “祥瑞”与教化43-46
  • 第四节 “祥瑞” 与士大 夫风气46-50
  • 结语50-52
  • 参考文献52-56
  • 后记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军龙;九尾白狐与中国古代的祥瑞观[J];北方论丛;1997年02期

2 林世田;武则天称帝与图谶祥瑞——以S6502《大云经疏》为中心[J];敦煌学辑刊;2002年02期

3 汪前进;;黄河河水变清年表(公元前1035年—公元1911年)——敬以此文恭祝何丙郁先生80华诞[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4 王楠;;南阳汉画像石的“祥瑞”装饰艺术[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杨晓红;;论宋代尚祥之风[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6 董寅生;;祥瑞灾异之说的嬗变与没落[J];衡水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夏日新;;陈宝信仰与古代祥瑞思想[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余治平;董仲舒的祥瑞灾异之说与谶纬流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张俐;;刍论汉代祥瑞文化[J];理论导刊;2006年05期

10 张从军;;两汉祥瑞与图像[J];民俗研究;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霞;两汉魏晋南北朝祥瑞灾异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玉莲;隋唐祥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涛;汉代画像石墓中的“祥瑞”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刘永海;略论武则天称帝与祥瑞[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62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762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4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