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明清家训历史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7 07:33

  本文关键词:明清家训历史教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明清 家训 历史教育


【摘要】:明清家训中的历史教育是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历史教育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主要是指父祖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对子孙的直接训示,也包括兄长对弟弟的告诫,夫妻之间的嘱托,后辈贤达者对长辈、弟对兄的希望要求,在形式上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我国古代家训发端于先秦,成熟于隋唐,繁荣于宋元,并于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而后转为衰落。 本文以明清家训为中心,结合学界相关的研究成果,从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的视角,对明清家训中的历史教育思想及相关问题进行综合探讨。第一,介绍明清家训的概况及其功能。第二,详细梳理了明清家训历史教育的内容,具体总结为勉学、修身、处世、择业、治家等五个方面。第三,揭示了明清家训历史教育具有通俗生动,强调德教;以古为镜,鉴戒得失;言传身教,树立家风的特点。第四,总结明清家训历史教育的作用:明清家训历史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爱国之才,稳定社会秩序;保持家庭兴旺,维系家族长久,而且还传播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动历史教育的发展。 对明清家训中的历史教育进行系统研究,既可以继承弘扬民族历史教育传统,借鉴明清历史教育的经验与不足,还有助于丰富我国当代历史教育理论,促进当今历史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明清 家训 历史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8
  • 一、明清家训概况及功能8-11
  • (一) 明清家训的概况9
  • (二) 明清家训的功能9-11
  • 二、明清家训历史教育的内容11-28
  • (一) 勉学11-15
  • (二) 修身15-17
  • (三) 处世17-22
  • (四) 择业22-24
  • (五) 治家24-28
  • 三、明清家训历史教育的特点28-31
  • (一) 通俗生动,强调德教28-29
  • (二) 以古为镜,鉴戒得失29-30
  • (三) 言传身教,树立家风30-31
  • 四、明清家训历史教育的作用31-33
  • (一) 培养爱国之才,稳定社会秩序31
  • (二) 保持家庭兴旺,维系家族长久31-32
  • (三) 传播儒家文化,推广历史教育32-33
  • 结语33-34
  • 参考文献34-37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37-38
  • 致谢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亚夫;制定历史学科人格培养目标与评价方法的一般原则[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饶斌 ,严晶晶;以史资鉴,注重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兼论历史教育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02期

3 张忠祥;重视史学功能 加强历史教育[J];探索与争鸣;2004年02期

4 顾杭;战争创伤、历史教育与民族复兴——论拉维斯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历史教育[J];浙江学刊;2004年03期

5 罗焰;;历史教学应回归“人文精神”[J];世纪桥;2006年05期

6 赵恒烈;论秦汉时期的历史教育[J];史学月刊;1991年06期

7 陈季君;;论历史教育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评刊[J];看历史;2010年05期

9 鲁丁;;从《三字经》说到历史教育[J];史学史研究;1987年04期

10 许廷桂;对《司马迁与历史教育》两则引文训释的辨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学工;;历史教育: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2 张广有;;传统教育历史教育非讲不行[A];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文存[C];1999年

3 张广有;;传统教育 历史教育 非讲不行——在三晋抗战文化研讨会上的讲话[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山西抗战文化研讨专集[C];1995年

4 王加丰;;现代社会与中学历史教育[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5 尤学工;;郭沫若与新中国初期的历史教育[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6 董均坤;;对“素质教育中历史教学”的认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7 陈晓静;;乡土历史教育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8 陈增辉;;邓小平历史教育思想简述[A];百年伟人光百代——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4年

9 卢元杰;;新课改的感悟和思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10 章年海;;中学历史课程改革问题再探讨[A];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国雄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党建部;美国历史教育贯穿着思想政治功能[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尤学工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教育:问题与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当前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重庆市忠县忠州中学 江桂兰;寓品德教育于历史教育之中[N];学知报;2011年

5 主持人 本报记者 蔡闯 嘉宾 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 陈锋;历史教育与人的现代化[N];光明日报;2002年

6 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长 王宏志;加强对青少年的历史教育[N];光明日报;2001年

7 刘文沛;重视历史教育 提高民族素质[N];光明日报;2002年

8 纪连海;历史真相与历史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9 赵焕超;公民道德建设不可缺少历史教育[N];贵州政协报;2002年

10 刘新成;历史教育并不等于人文教育[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继军;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蔡旭群;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民族精神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唐霞;中美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葛淑珍;犹太人抗击“否认纳粹屠犹”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向韶;中学历史教育中美育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冯诚诚;明清家训历史教育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爱文;论中学历史教育中的公民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玉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中学历史教科书编撰(1904-1937年)[D];扬州大学;2007年

5 曹伟;试论何炳松的历史教育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丁秀霞;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育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森;简论山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干部的史学教育[D];山东大学;2008年

8 周晓红;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在历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建英;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艳香;明清时期童蒙读物中的历史教育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08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808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a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