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问题与回应的裂隙——评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

发布时间:2017-09-08 18:12

  本文关键词:问题与回应的裂隙——评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 后现代历史学 国家认同 士大夫 宋王朝 宋代 中国大陆 中国历史 重建


【摘要】:正一什么是中国?所谓中国,是一个存在了数千年的政治实体,还是近代历史的建构之物?二十余年前,几乎无人提出这样"反常"的问题,因为"中国"的存在似乎是不证自明的。从学术著作到日常生活,使用"中国"一词指称中华民族所共享的国家观念,已成惯常之事。然而自20世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 后现代历史学 国家认同 士大夫 宋王朝 宋代 中国大陆 中国历史 重建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一什么是中国-所谓中国,是一个存在了数千年的政治实体,还是近代历史的建构之物-二十余年前,几乎无人提出这样“反常”的问题,因为“中国”的存在似乎是不证自明的。从学术著作到日常生活,使用“中国”一词指称中华民族所共享的国家观念,已成惯常之事。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兆杰;中国文学研究问题争鸣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D];复旦大学;2007年

2 刘义强;民主和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邢桂敏;1900-1981年的中东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刘燕;后现代语境下的认同建构[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月华;历史重建中的迷失——沦陷区作家梅娘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赵宁;经济民族主义与东亚区域合作[D];外交学院;2007年

3 汤元军;民族主义视野中的政治概念[D];扬州大学;2007年

4 张亮;先秦及两汉循吏与儒家文化传播[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金勇强;宋夏战争与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郑妍;巴雷斯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的民族主义初探[D];浙江大学;2008年

7 赵翔;伯林与文化民族主义[D];西南大学;2008年

8 段水雯;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冲突[D];河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良志,史会来;从政治史的视角对中国革命史的有益探讨——西村成雄《中国的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一书评介[J];学术交流;1997年03期

2 庄国土;从民族主义到爱国主义:1911~1941年间南洋华侨对中国认同的变化[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李宗陶;;葛兆光 告诉你一个清醒的“中国”[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8期

4 阳敏;;全球化时代的亚洲之路——汉学家杜赞奇访谈[J];南风窗;2007年02期

5 魏甫华;;文化主权与中华民族的政治成熟[J];文化纵横;2010年04期

6 何恬;;地方主义与世界主义[J];读书;2009年01期

7 郭洪纪;儒家的华夏中心观与文化民族主义[J];历史教学问题;1994年05期

8 吕昭义,李志农,吴彦勤;中国国家现代化历程与中华民族的觉醒[J];思想战线;2002年02期

9 朱其永;;“西方中心”还是“中国中心”?——对海外中国学一种解释框架的知识社会学反思[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高翠莲;;中华民族自觉的最初形态与步骤探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邑兰;“国家进入繁盛期,就没必要过于强调民族对抗历史了”[N];南方周末;2010年

2 施耐德(Axel Schneider) 德国哥廷根大学东亚系;在民族国家脉络中看历史记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南方周末记者 朱强;葛兆光:从“周边”发现“中国”[N];南方周末;2011年

4 复旦大学历史系 张仲民;海外汉学掀起新文化史研究热[N];社会科学报;2008年

5 黄保罗(Paulos Huang)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从欧美视角看体现中国软实力的“大国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虞云国;历史上的中国人如何应对外部世界[N];东方早报;2010年

7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杨煦生;国学与汉学[N];光明日报;2009年

8 石之瑜;中国学者改变国际中国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罗艳春;华南宗族强盛之谜:天高皇帝并不远[N];中华读书报;2010年

10 朱政惠 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把握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大机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本文编号:815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815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d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