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元初杭州宋遗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8 23:34

  本文关键词:元初杭州宋遗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遗民 杭州 宋元之际 名节 文雅气息


【摘要】:南宋为元朝所灭,这不仅是秦汉之类王朝的简单更迭,从某种层面上讲乃是汉人历史上第一次被少数民族彻彻底底的征服,这对于当时严守华夷之辨的宋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神州沦陷,世上再无华夏立锥之地,于是元初社会就出现了很多南宋遗民。从现存的史料来看,可知的南宋遗民大多数为知识分子,他们对元朝的征服统治抱有抵制之意,对南宋以及华夏文明具有深切的思恋,南宋遗民主要分布在浙赣闽等地区,杭州作为南宋故都也有很多宋遗民。本文选取元初杭州宋遗民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一方面希望梳理清楚元初杭州宋遗民的时代背景、结构组成与交往活动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希望通过严谨的分析,能够探索出元初杭州宋遗民鲜明的个性特质和他们对于历史的深远影响,并希冀当下世人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元初杭州宋遗民的形成和宋元之际杭州的政治格局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蒙元的征服和统治策略,杭州繁荣的经济文化与奢靡游乐的社会风气,以及宋代崇尚纲常名节和尊王攘夷观念的盛行是杭州宋遗民形成的背景和原因。根据前贤的分类标准,元初杭州宋遗民可以分为隐逸型遗民和仕元型遗民两种,本文结合相关史料逐一进行了细致考证。元初杭州宋遗民之间的互动交往以及他们与其他地区遗民的交往都非常频繁,这种密集的交往活动使得整个南宋遗民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遗民群体网络;元初杭州宋遗民的社会活动虽然史料记载的颇为零散,但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不可忽略。以其他地域遗民为参照,元初杭州宋遗民的遗民情怀显得相对淡薄些,但其身上和作品中所散发的文雅气息非常强烈,其个性特质十分鲜明。元初杭州宋遗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他们对于文学艺术的影响和遗民精神对于当时和后世的深远影响上,他们的创作不仅繁荣了社会文化,其文艺理论和文艺组织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艺创作;此外,包括元初杭州宋遗民在内的整个南宋遗民群体所散发的遗民精神间接的促使了元廷对于征士活动和科举考试的重视,客观上加速了元朝的汉化程度以及其稳定繁荣,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充满了忠贞之气的遗民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后代志士仁人,对于后世中国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遗民 杭州 宋元之际 名节 文雅气息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4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绪论9-20
  • (一)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9-10
  • (二) 概念的界定10-15
  • (三) 相关学术史回顾15-18
  • (四) 本文研究思路18-20
  • 一、宋元之际杭州的政治格局和社会环境20-32
  • (一) 蒙元的征服与统治20-25
  • (二) 杭州的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25-29
  • (三) 崇尚名节与尊王攘夷观念的盛行29-32
  • 二、元初杭州宋遗民的构成32-43
  • (一) 隐逸型遗民32-38
  • (二) 仕元型遗民38-43
  • 三、元初杭州宋遗民的互动交往与社会活动43-62
  • (一) 遗民的互动交往43-55
  • (二) 遗民的社会活动55-62
  • 四、元初杭州宋遗民的特质62-73
  • (一) 相对淡薄的遗民情怀62-69
  • (二) 强烈的文雅气息69-73
  • 五、元初杭州宋遗民的影响73-83
  • (一) 遗民在文艺上的影响73-77
  • (二) 遗民精神的深远影响77-83
  • 余论83-85
  • 参考文献85-92
  • 附录92-9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98-99
  • 致谢99-10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许芳红;临安三词人咏物词创作心态管窥[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王艳平;;坚守与无奈——宋元之交的士人心态与文学创作[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陈得芝;论宋元之际江南士人的思想和政治动向[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4 高振铎 ,张玉彬;顾炎武论世风[J];史学集刊;1983年01期

5 张兵;遗民与遗民诗之流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6 黄天美;;戴表元与杭州[J];浙江学刊;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816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816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8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