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籍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清代民籍制度研究
【摘要】:户籍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重要的行政法律制度,也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国家推行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等各项制度的重要依据。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以对民众的身份掌握及其财产的统计作为基本内容,几乎囊括了基层行政与社会管理的所有内容,因而也成为封建国家掌控行政与财政的重要依据。不仅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的财政行政、阶级阶层结构、职业状况、社会关系,甚至还对中国人的婚姻家庭、社会生活、社会风尚乃至于地域文化的风格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户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在先秦时期,从统计兵力的制度中孕育出早期的人口管理制度,为后世户籍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户籍制度从春秋战国的萌芽初现,至秦代正式建立,实行了两千多年,其变化发展几乎与中国封建国家的发育、成熟同步,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发展变迁中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多民族政权,也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晚期,尽管专制中央集权统治仍在不断强化,但农业、商业、手工业等都有较大发展,甚至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清代的户籍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正是这一时代的产物。 同时在清代统治的二百多年里,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人口大增长的现象,这种人口大增长,对我国近、现代的人口形势,乃至于全球的人口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研究探讨清代的户籍制度,民籍制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民籍是清代户籍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人数最多的户籍。民籍制度是清代土地制度的基础,是统治阶级征收赋税、征发徭役、提高经济收入的保证,是统治阶级维护社会治安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对整个清王朝的土地制度、财政收入、行政管理、军事征调、社会生活和日常风俗等有着重大的影响,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设置实行的户籍制度之一。而清代又处在中国社会的过渡时期,是中国社会从古代社会走向近现代社会的重要阶段,那么清代的民籍制度又不可避免的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因此通过对清代不同时期的民籍登记制度变化的研究,即前期的人丁编审、中后期的保甲计口以及末年的警政制度的研究,以及对清代民籍的立户、户等等制度的论述,最后介绍民籍与不同户籍之间的变更,揭示清代民籍制度的完善与衰亡的过程,从而可以更好地认识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完善衰亡和近代户籍制度的萌芽,有助于对清代社会的全面了解。
【关键词】:清代民籍 人丁编审 保甲计口 警政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9;D691.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6
- 1.1 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现状10-14
- 1.3 研究设想和方法14-16
- 2 清代户籍制度16-22
- 2.1 清代主要户籍制度16-18
- 2.2 清代主要户籍分类18-22
- 2.2.1 特权户籍18-19
- 2.2.2 清代四大平民户籍19-21
- 2.2.3 贱民户籍21-22
- 3 清代民籍登记制度的变迁22-40
- 3.1 清代前期以编审为主的民籍登记制度22-28
- 3.1.1 清代人丁编审制度的确立22-23
- 3.1.2 人丁编审的对象23-25
- 3.1.3 人丁编审与编审册25-27
- 3.1.4 清代人丁编审制度的废止27-28
- 3.2 清代中后期以保甲为主的民籍登记制度28-37
- 3.2.1 清代保甲计口制度的确立28-33
- 3.2.2 保甲计口的对象33
- 3.2.3 保甲负责人的职责33-34
- 3.2.4 保甲计口的内容34-36
- 3.2.5 保甲制度的衰落36-37
- 3.3 清末警政民籍制度的建立37-40
- 4 清代的民籍制度40-49
- 4.1 清代民籍的立户规则40-42
- 4.1.1 清代社会的阶级情况40-41
- 4.1.2 民户的立户41-42
- 4.2 清代民籍的户等制度42-43
- 4.3 清代与民籍有关的管理制度43-49
- 4.3.1 清代的继承制度43-44
- 4.3.2 清代的婚姻制度44-46
- 4.3.3 清代的科举制度46-49
- 5 清代民籍与其他户籍之间的变更49-59
- 5.1 清代旗籍向民籍的变更49-54
- 5.1.1 获令出旗49-53
- 5.1.2 削档出旗53-54
- 5.2 清代贱籍向民籍的变更54-59
- 5.2.1 清代的贱民类别54-56
- 5.2.2 清代贱籍的豁除56-59
- 结论59-61
- 参考文献61-66
- 附录66-76
- 个人简历76-77
- 致谢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利;清代户籍法的调整与农村基层社会的稳定[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阎德民;李太淼;;我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J];安徽史学;1988年04期
3 江立华;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及其特点[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4 马乐;田园;;中国古今户籍制度之暗合——兼谈对我国目前户籍制度改革的一些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陈小葵;;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略论[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年08期
6 蒋德学;;试论清代人口编审的几个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1984年04期
7 刘彦波;;清代前期赋役制度的变革与地方基层组织的变迁[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孙海泉;清代保甲组织结构分析[J];河北学刊;1992年01期
9 孙海泉;清代赋役制度变革后的地方基层组织[J];河北学刊;2004年06期
10 孙静;乾隆朝八旗汉军身份变化述论[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国风;[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海泉;清代地方基层组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张晓蓓;清代婚姻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路伟东;清代陕甘人口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晗;清代保甲权力的演变[D];河南大学;2011年
2 邱羽;清末户口调查述论(1906-1911)[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靖;清代直隶乡村社会组织结构的五种类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秦元红;清朝前期的户籍管理与科举教育[D];南昌大学;2007年
5 郝英;清初摊丁入亩赋税制度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卢忠帅;明清社会贱民阶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文芝;明清科举冒籍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49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849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