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问题
本文关键词:中国文明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问题
【摘要】:文章对德里达提出的一个观点即中国文明是"在一切逻各斯中心主义之外发展起来的伟大的文明",以及由此引起的种种观点作了细致的分析与批评,认为德里达的观点不能成为支持汉字优越论的论据,相反中国文明也处于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支配之下:既有德里达揭示的那种以声音为中心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有一概排斥言语与文字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也有以文字为中心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逻各斯中心主义 汉字 道 声音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德里达在《文字学》中说:我们很久以来就知道大多数像汉语和日语这样的非表音文字很早就包含了表音成分,它们在结构上受制于表意文字和代数符号,我们看到了一个在一切逻各斯中心主义之外发展起来的伟大的文明进程。文字从没有将自己还原于声音之上,而是将声音整合到了一个系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保欣;当代审美思潮中的神秘叙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李清良;;一位西方学者的中西阐释学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霍俊明;朝圣者的灵魂:涉险之旅的哲性光辉——郑敏诗歌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张叉;从汉英“死亡”语看中英社会文化[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曾艳兵;“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论艾略特的《荒原》[J];东方论坛;2003年03期
6 高鸿,吕若涵;文化碰撞中的文化认同与困境——从林语堂看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的有关问题[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高鸿,吕若涵;文化冲撞中的文化认同与困境——从林语堂看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的有关问题[J];华文文学;2002年03期
8 张明权,陈卫平;意义的阐释与重建——论诗的可译性[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潘殊闲;象喻:中国传统诗歌评论的利器[J];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10 李荣启;文学语言的造型美[J];美与时代;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明星;《管锥编》诠释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2 冀诚;试论所有制概念对中国私法制度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吴文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莫运平;诗学形而上学的建构与解构[D];浙江大学;2005年
7 高玉;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8 徐来;《庄子》英译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潘殊闲;叶梦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孙先英;论朱学见证人真德秀[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冬峰;“90年代诗歌批评”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2 张宏辉;道与逻各斯:文化异质及其现代性与诗性阐释[D];四川大学;2002年
3 张向东;20世纪中国诗歌语言观念的演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高雷;论汉诗英译的目的性视角[D];广西大学;2003年
5 刘泉;鲁迅前期文学语言论析[D];青岛大学;2003年
6 何固佳;原语文本的解码模式[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孙川梅;现代汉语诗歌的艺术语言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崔柯;解释学视野中的庄子美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倪书华;中国文论文本的跨文化阐释[D];汕头大学;2005年
10 史冬冬;他山之石[D];四川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士齐;;历史版图中的中国和越南[J];新华航空;2011年08期
2 刘锴;;皇帝名字也搞怪[J];文史天地;2011年05期
3 李国栋;;稻作文化在贵州——从“纳雍”说起[J];教育文化论坛;2011年03期
4 王晓丽;;《说文解字》话女性(一)[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岳德军;吕洪予;栗志;;浅议黄河文化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姚炳泰;走进神秘的“水书”世界[N];中国档案报;2004年
2 吴文清;铜镜中的汉字演变[N];中国商报;2002年
3 张显峰;解读“天书”[N];科技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张世辉采写;利玛窦闯入大明王朝[N];中国民族报;2005年
5 特约记者 韩f;中国古代社会的转型与多元文化交流[N];社会科学报;2005年
6 ;日本侵略者为啥被叫“鬼子”[N];世界报;2009年
7 许明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我与黄先生的谈话中关于中国的若干评述》的作者确是孟德斯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庆林;皇权专制的建构和叙事[D];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622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862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