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史学与文学文献中的秦良玉形象
发布时间:2017-09-19 10:16
本文关键词:明清时期史学与文学文献中的秦良玉形象
【摘要】:秦良玉是重庆石柱地区在明清易代之际涌现出来的一位历史人物,其忠勇报国的事迹见诸《明史》本传,已经成为重庆直辖以来,重庆文化大发展、重庆文化大繁荣的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之一。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顺应县情民意,根据自身文化优势提出了建设秦良玉文化工程的战略任务。由此,加紧对秦良玉文化的全面研究成为当务之急。 秦良玉文化包括要素甚多,有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两大类,这两类的清理、保护与发展的前提都是全面清理此前的秦良玉文化发展历程。在整个秦良玉文化系统中,秦良玉形象无疑是一个核心的问题。所谓秦良玉形象,就是明清以来的文献中,各作者基于自己的认识、立场、思想情感等因素,而构造出的秦良玉的形象。这种秦良玉形象的不同构造,形成了秦良玉文化建设中秦良玉形象的多种理解与表达。 基于研究的时间周期较短和文献资料有限等实际条件,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明清两个时期中关于秦良玉形象的构建问题。材料范围是当时的实录、正史及相关的诗歌、戏曲等,通过对这些材料中的秦良玉形象的清理与解读,发现这两类文献中所构建的秦良玉形象构成了一种互补与对话的关系。 本文主要探讨了明代李化龙《平播实录》、徐如珂《攻渝人物小传》、文震孟《念阳徐公定蜀纪》以及《明实录》,清代万斯同《明史稿》、王鸿绪《横云山人集》以及《明史·秦良玉传》等史传文献以及明清两朝咏秦良玉诗词,以及明清时期涉秦戏曲如《芝龛记》、《女云台》等作品中表现出的秦良玉形象。论文最后并对这些文献所塑造秦良玉的总体性特征做了初步论述。
【关键词】:秦良玉 人物形象 史学文献 文学文献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48;I206.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1章 问题与方法:学术梳理与理论资源8-19
- 1.1 秦良玉形象问题的学术回顾8-13
- 1.1.1 秦良玉形象之问题形成史8-10
- 1.1.2 秦良玉文化研究与秦良玉形象问题之关系10-12
- 1.1.3 明清以来秦良玉文化研究历程12-13
- 1.2 本研究的学术意义与创新性13-16
- 1.2.1 “秦良玉形象”概念14-15
- 1.2.2 本选题的学术意义15
- 1.2.3 本选题的创新点15-16
- 1.3 本研究的学术方法概述16-19
- 1.3.1 本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和创新性16-17
- 1.3.2 具体研究方法阐释17-19
- 第2章 明清历史文献中的秦良玉形象19-40
- 2.1 最早的一批涉秦文献19-24
- 2.1.1 《平播实录》:功成不受赏耶?19-21
- 2.1.2 平蜀文献:细致入微的秦良玉形象?21-23
- 2.1.3 《明实录》:秦良玉自我形象23-24
- 2.2 最早的史家著述中的秦良玉形象24-40
- 2.2.1 万斯同笔下的秦良玉:“女土官”24-28
- 2.2.2 王鸿绪《横云山人集》中的秦良玉形象28-35
- 2.2.3 《明史·秦良玉传》中的秦良玉形象35-40
- 第3章 明清文学文献中的秦良玉形象40-56
- 3.1 明清诗歌中的秦良玉形象40-48
- 3.1.1 英雄形象或者悲剧人物——以崇祯、净石之诗为例的解读41-46
- 3.1.2 “桃花马”意象解读——冷艳将军形象46-48
- 3.2 清代戏曲中的秦良玉形象48-56
- 3.2.1 《芝龛记》中的秦良玉形象48-52
- 3.2.2 《女云台》中的秦良玉形象52-56
- 结论56-59
- 秦良玉本身的多重身份带来的秦良玉形象复杂性56-57
- 涉秦文献文献种类及撰著性质多样化带来的秦良玉形象复杂性57-59
- 参考文献59-63
- 致谢63-65
- 附录: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一览表65-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靳明全;金安利;;论抗战文学中的日本军人形象类型[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0年02期
2 滕新才;秦良玉“平台赐诗”考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881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881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