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台湾留美学生“中国统一运动”研究——以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保钓资料收藏研究中心”资料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20世纪70年代台湾留美学生“中国统一运动”研究——以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保钓资料收藏研究中心”资料为中心
【摘要】:20世纪70年代台湾地区留美学生在北美大地发起了保钓运动,由于台湾当局不支持,保钓运动逐渐转化为中国统一运动。除了上述原因,台湾学生来美所接触到的马列主义思想影响、回国参访人士的宣传、大陆文革的影响等也是促成转化的重要因素。中国统一运动的开展形式和具体内容因不同地区和传统等原因呈现不同特点,但不外乎举办读书会、讨论会、放映祖国优秀电影、话剧演出、服务侨社等。目前中国统一运动在学界还鲜为人知,随着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保钓资料收藏研究中心"的成立,使得这一段历史得以还原,本文就是依托该中心资料针对上述问题展开的论述。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历史系;龙岩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留美学生 保钓运动 中国统一运动 研究
【基金】:2012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研究项目“1970年代台湾留美学生保钓统一运动研究”(JA12304S)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全球华人第一次保钓运动研究(1970—1980)”(13YJC770033)
【分类号】:K27;K206
【正文快照】: 保钓运动的研究在学界有一些研究成果,①但对于1970年代海外保钓运动的后续和发展———中国统一运动的研究成果却很鲜见。李水旺的《关于海外“统运”的历史评价》是为数不多的专门论述海外中国统一运动的文章,该文认为1970年代海外“统运”既是留学生、学人政治意识和民族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玮楠;;试析七十年代台湾的第一次保钓运动[J];改革与开放;2009年10期
2 刘玉山;;试析1970年代台湾留美学生参加保钓运动的原因与影响[J];大家;2012年18期
3 卢明辉;;留美学生的“保钓运动”与祖国和平统一[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9年04期
4 刘玉山;;中国留美学生保钓统一运动几个问题再探讨[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2年01期
5 郭慧毅;;20世纪90年代保钓运动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周大计;刘培宝;;20世纪70年代中国留美学生“保钓运动”述论[J];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03期
7 李水旺;;关于海外“统运”的历史评价[J];台湾研究集刊;1986年04期
8 孔德明;;70年代“保钓运动”简介[J];台湾研究集刊;1991年01期
9 刘玉山;;台湾留美学生保钓群体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3年01期
10 远 风;“保钓”运动与港台“保钓”人士[J];文史精华;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何玉;高tD晏;凌边烨;;清华大学图书馆“保钓、统运”资料收藏与读者服务[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年04期
2 何玉;高tD;晏凌;边烨;;清华大学图书馆藏“保钓、统运”文献整理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年06期
3 刘玉山;;论20世纪70年代保钓运动对参加者个人的影响[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4 卢明辉;;留美学生的“保钓运动”与祖国和平统一[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9年04期
5 徐纪阳;;台湾“戒严”期的鲁迅接受潜流[J];上海鲁迅研究;2013年02期
6 刘玉山;;试论1970年代中国留美学生的保钓运动[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4期
7 张帅;;民间保钓运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8 刘玉山;;20世纪70年代台湾保钓运动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晨曦;钓鱼岛争端及中国的应对战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陈振祯;钓鱼岛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 范国平;中国大陆民间保钓运动群体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庆园;;悼君复吾兄[J];读书;2006年03期
2 张植荣;蜕变——钓鱼岛问题在台湾[J];国际论坛;2003年04期
3 张秀明;;改革开放以来侨务政策的演变及华侨华人与中国的互动[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8年03期
4 简兆平;世界华人保钓活动大事简录[J];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02期
5 周大计;刘培宝;;20世纪70年代中国留美学生“保钓运动”述论[J];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03期
6 林盛中;“保钓运动”与祖国和平统一[J];台声;1995年06期
7 吴国祯;;京华三十年随感[J];台声;2008年02期
8 杨荣华;略论周恩来对台工作要义[J];台湾研究;2000年02期
9 李水旺;;关于海外“统运”的历史评价[J];台湾研究集刊;1986年04期
10 孔德明;;70年代“保钓运动”简介[J];台湾研究集刊;199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雪;;清末留美学生对中国科技进步的作用[J];黑龙江史志;2009年17期
2 孔繁岭;;清末民初的山东留美学生[J];春秋;2009年06期
3 李本义;清代第一批留美计划的破产及其影响[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6期
4 李喜所;清末民初的留美学生[J];史学月刊;1982年04期
5 王忠萍;;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留美高潮的兴起[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蔡勤禹;留美学生与白话文运动[J];民国春秋;1999年04期
7 黄培;1950年代—1960年代的台湾留美学生[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夏军;留美学生与战时中美关系[J];民国档案;2003年04期
9 商丽浩;评《借鉴与融合:留美学生抗战前教育活动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梁碧莹;“庚款兴学”与中国留美学生[J];贵州社会科学;199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助;;庚款留美学生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交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2 张振助;;庚款留美学生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3 周聿峨;;留美学生与统战工作[A];港澳海外统战工作新探索[C];2008年
4 庄佳骝;;容闳和中国近代留学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5 黄利群;;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6 孔繁岭;;南京政府前期的留美教育[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7 谢长法;;留美学生与杜威来华[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8 李高峰;;华美协进社社务及其特质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闻黎明;;大江会在美国——兼论“大江的国家主义”[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10 刘佳;;出洋肄业局与游美肄业馆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我内地留美学生近十万人[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记者 杨林 卓凡;创造赣籍留美学生生命奇迹[N];江西日报;2010年
3 记者 高原;美报告显示:中国在美留学生人数增长最快[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夏嘉;留美学生的快乐与烦恼[N];团结报;2011年
5 曹荔晖;专家眼中的留美学生征税问题[N];中国财经报;2002年
6 江澄宣;江阴企业家赴美招才引智取得圆满成效[N];江阴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杜静;留美费用,最多降了27万[N];海峡财经导报;2010年
8 肖朗;填补留学教育发展史空白[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9 吾民 自由撰稿人;大学能培养大师吗[N];南方周末;2009年
10 记者 曹卫国;寒流下,中国留美学生重定职场方向[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冉春;南京国民政府留学教育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汤景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D];复旦大学;2008年
3 余婉卉;“学为世界人”的迷思——晚清民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D];武汉大学;2010年
4 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1915—1927)[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峰;清末民初女性西游与文学[D];苏州大学;2012年
6 李运昌;再造文明与教育革新[D];河北大学;2010年
7 蒙星宇;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D];暨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松;晚清中国留美学生的构成及社会影响研究(1872—1911)[D];暨南大学;2011年
2 许yN凡;中国近代大学教师中的留美学生群体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3 王伟杰;中国留美学生月报[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耿金龙;留美学生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D];河北大学;2006年
5 李斌;晚清海军中留学生群体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旭;简析近代中国留日、留美学生差异及其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岳文丽;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留美学生的文学革新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8 冯吉红;晚清留学生地理分布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9 田阳;留美学生对近代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1914-1949)[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丽洁;论近代留学生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作用及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984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898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