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播州之役后播州地区善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03:31

  本文关键词:播州之役后播州地区善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明朝 播州 杨应龙 善后 改土归流


【摘要】:播州之役,是明万历三大征中的最后一征,也是令明朝元气大伤的一次战役。从万历二十年杨应龙受到勘察第一次与明军发生正面冲突开始直到万历二十八年被平定为止,期间杨应龙逐步走上与朝廷对抗的道路,朝廷甚至全国范围调动川、黔、陕、甘、浙、滇、湖广等省的军队。播州之役持续时间之久,消耗人力物力极大。战事结束后,朝廷对播州地区实施了各项善后措施,但是当时由于朝政荒废、庸人当政等原因,明朝开始衰弱,加上明政府没有太多对大土司进行彻底改流的经验,因此善后措施是在一个国力渐弱、摸索改流的困境中进行,自然无法有效地得到落实,直到明朝结束,善后也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是,从长远的历史跨度来看,明朝对播州地区的善后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本文试图在中央皇权与土司制度两个不可化解的权力矛盾演变过程中,对播州之役及对播州地区的善后措施进行深入论证,分析明朝耗全国之力去平定播州叛乱的原因,并在播州之役的战斗进程中,解读中央与土司之间的博弈。 全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论与讨论三个部分。 在绪论中,作者对与选题相关的学术史、应用的概念、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概述。 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播州之役。主要讨论了播州之役的缘起、经过和战争遗留问题。首先论述了播州之役发生的原因;接着简述了播州之役的经过及杨应龙在战争中的表现,,最后引出播州之役后留下的遗留问题。第二部分论述了播州之役后播州地区善后的具体措施。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本文主要从播州的内外两方面的具体善后措施展开。第三部分则是论述播州地区善后影响。 在结论中,对本文进行了简洁的总结并提出作者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明朝 播州 杨应龙 善后 改土归流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8.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第一章 绪论7-13
  • 第一节 选题缘起7-8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8-11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11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11-13
  • 第二章 播州之役及其遗留问题13-20
  • 第一节 播州之役发生的原因13-15
  • 第二节 杨应龙与播州之役15-18
  • 第三节 播州之役的遗留问题18-20
  • 第三章 播州之役后对播州地区的善后处理20-35
  • 第一节 播州地区外部事务的善后处理20-27
  • 第二节 播州地区内部事务的善后处理27-35
  • 第四章 播州地区善后改流的影响35-42
  • 第一节 善后对播州地区的消极影响35-37
  • 第二节 善后对播州地区的积极影响37-42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42-45
  • 致谢45-46
  • 参考文献46-48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其骧;播州杨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0期

2 罗荣泉;南平僚非P鹑吮妗媛鄄ブ菅畋S肽掀骄黀鹑宋蛔謇郲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4期

3 陈季君;;播州土司制度的形成和历史作用[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1期

4 李良品;邹淋巧;;论播州“末代土司”杨应龙时期的民族关系[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05期

5 李世模;;平播战争胜利原因初探[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6 侯绍庄;两宋播州军民在抗击金蒙(元)斗争中的贡献[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7 王兴骥;播州土司与水西土司关系之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8 黄阿明;;成化年间播州杨氏动乱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9 牟应杭;播州二冉与钓鱼城[J];贵州文史天地;1998年01期

10 王兴骥;;播州土司势力的扩展及地域考释[J];贵州文史丛刊;199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对;明代平播战争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09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09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e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