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经典中“中国”概念的涵义及其在近世日本与现代台湾的转化
发布时间:2017-09-24 15:37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经典中“中国”概念的涵义及其在近世日本与现代台湾的转化
【摘要】:本文讨论了东亚地区"中国"概念的形成及其转化。古代中国文献中"中国"概念具有"政治唯我论"及"中国中心主义"的特质,"中国"概念在德川时代的日本,被挪移来指称日本而非中国本土,与近世日本思想史上日本主体性之发展桴鼓相应;1895年以后,"中国"概念在现代台湾地区,则显示了"文化中国"与"政治中国"的撕裂及其辨证关系。随着台湾内部政经情势与文化思想的变化,以"台湾主体论"与"自我肯定心态"为基础的"台湾意识",随着历史扉页的翻动而丰富其内容,调整其格局。
【作者单位】: 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台湾地区 文化认同 政治认同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东亚思想史上,“中国”这个极具指标性的概念,虽然形成于古代中国,但其内涵在近世日本与现代台湾地区却经历转变。“中国”概念在德川时代(1600~1868年)的日本,被挪移来指称日本而非中国本土,与近世日本思想史上日本主体性之发展桴鼓相应;“中国”概念在现代台湾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晓平;不宜回避的“他者”[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崔玉军;汉学与中国学的源流及性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3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蔡武;中国学研究与科学发展观[N];解放日报;2006年
4 任达;世界汉学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记者 王凡凡;郑和”:东南亚各族群共同造就的神明[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本报记者 褚国飞;美国中国史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田晓玲;和合共生:当代中国发展对世界的意义[N];文汇报;2010年
,本文编号:912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12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