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文学化”历程浅探
发布时间:2017-10-06 19:21
本文关键词:《战国策》“文学化”历程浅探
【摘要】:战国时期是个群雄争霸、攻伐不断的时代。正是这动荡不安的乱世,使得策游之士有了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在这个过程中策游之士说诸侯、论纵横,把自己的言谈、行踪记录成文。而后汇集编纂成册,以《国策》、《国事》、《事语》等名称流传于后世。至西汉末由刘向统一收集、整理、再编,从而最终打磨出《战国策》这部传世佳作。《战国策》以国别体分类,以记叙战国史实事件为名,以此来叙事、写人以凸显游说策谋。这部看似记史的作品,其中却有不少文学性的特色,并且这种特色被历代文人不断地品评、发掘,逐渐地予以明晰和完善。本文欲以《战国策》文学化为论说主旨,通过一系列地论述来展示《战国策》“文学化”的历程。 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 引言:简要介绍《战国策》的概况,,着重介绍本课题的研究状况,以及个人的研究方法。重点对《战国策》所谓“文学化”的概念进行较详细的论述。 正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结合西汉至清代各家对《战国策》性质的认定和归类,对《战国策》的性质归属问题进行论述与解析,以此探明《战国策》属性演变的过程。 第二章:从历代选本、文论入手,通过对摘录《战国策》策文的选评本的著录情况及品评范例,与之相关的文论中的评语,进行细致地论述。以此证明各代文人对《战国策》文学性特色的认识与品评。 第三章:以明、清时期的全评本或名家点评为论说对象,对明、清文人《战国策》点评进行重点的关注。通过细致地论述、解析明代全评本和清代名家点评,从中更多发掘《战国策》的文学性特色。 结语:结合前三章的论述内容,以及民国以来各个时期的文学史对《战国策》的品评状况,以展现上述时期文人对《战国策》文学性特色与文学化倾向的认识与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综论《战国策》所具备的文学性特色,对《战国策》为先秦叙事散文的属性,以及所具文学作品的特性,进行多方面的阐述,进而对《战国策》的文学性进行总结性的概述。
【关键词】:《战国策》 文学特色 文学化历程 历代品评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31.04;I20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一章 有关《战国策》性质的辨析11-15
- 第一节 西汉至北宋文人对《战国策》性质的认定11-12
- 第二节 南宋以来古人对《战国策》性质的认知分歧12-15
- 第二章 南宋以来各代选论文本对《战国策》文学性的品评15-45
- 第一节 从南宋以来各选本辑录概况论古人对《战国策》的认识15-23
- (一) 南宋时期15-18
- (二) 明代时期18-19
- (三) 清代时期19-23
- 第二节 从选本评点看文人对《战国策》“文学性”的认识23-35
- (一) 有意突出策士形象与才能,借以点明其文学性23-25
- (二) 以暗喻以显其文学性的特色25-27
- (三) 以结构之法,来展现其文学化的特色27-29
- (四) 品评策中之事,侧表其文学特色29-32
- (五) 通过对策中人物的品评,发掘其文学化的特色32-35
- 第三节 相关文论类著作对《战国策》文学性的论述35-45
- (一) 总体性的评说《战国策》整部作品的文学特色36-40
- (二) 从具体的篇目来分析品评《战国策》的文学化的特色40-45
- 第三章 明清时期《战国策》评点所体现的对其文学性的认识45-71
- 第一节 明朝文人评点《战国策》所反映出的文学性的认识45-64
- (一) 文法解析类45-59
- (二) 人物品评类59-61
- (三) 事件评论类61-64
- 第二节 清代著名评点家对《战国策》的品评64-71
- (一) 譬喻之法65
- (二) 结构之法65-66
- (三) 笔法特色66-67
- (四) 叙事特色67
- (五) 文风特色67-71
- 结语71-75
- 参考文献75-77
- 后记77-7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9-80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超;《战国策》写人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84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84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