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从明恩溥到罗素

发布时间:2017-10-06 20:26

  本文关键词:从明恩溥到罗素


  更多相关文章: 明恩溥 罗素 中国文化 民族性 工业文明 中国观 生活方式 现代性 传教士 面子


【摘要】:在明恩溥的眼里,中国是没有沐浴到上帝福音的黑暗角落。在罗素的眼里,中国又成了远离工业文明的幸福乐土。如果说明恩溥出于传教的需要而误解以至丑化了中国的话,那么罗素则出于寻梦的需要而误解以至美化了中国。
【作者单位】: 广东警官学院;
【关键词】明恩溥 罗素 中国文化 民族性 工业文明 中国观 生活方式 现代性 传教士 面子
【分类号】:K207.8
【正文快照】: 中国人的气质,明恩溥著,刘文正、刘晓肠译,上海三联书店,20(j7中国问题,罗素著,,秦悦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民族性”(或日“国民性”)是什么?一个民族能否被概括出若干“性”来?如果能的话,这样的概括在多大程度上是客观的、而非本质主义的?如果存在“民族性”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黄妍;桑青松;;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中的人际空间距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杨潇;;天使之吻,还是魔鬼之恋?——对“人造美女”的文化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4 马丽蓉;论西方传媒在中阿合作中的阻障作用[J];阿拉伯世界;2005年06期

5 周红安,张彩云;罗素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及其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祁若冰,乔刚;论第二次中外法律文化融合[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张艳涛;;唯物史观视阈中的“中国问题”[J];北方论丛;2010年05期

8 徐瑾;;论中西方“天人合一”思想的本质区别[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王传玲;;从零和博奕到正和博奕——新时期中国和平崛起的解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5期

10 李海岚;;试用中国的儒学和谐观解析美国的多元文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凤桥;;学术传统:优势或劣势?(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邱畅;;中国形象在美国小说中的误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3 朱宏力;;哈狗帮现象解读:青年亚文化的视角[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吕鹏;;生产机制与接受机制的共谋——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符号学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范明献;;新时期中国传媒现代化转型的现代性评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马少甫;;美国早期中国观再探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7 程修远;;论全球化浪潮下的草原文化[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井百祥;;可持续发展中的后农业现代化[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9 叶小青;邵勇;;“和平发展”视阈中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10 秦德君;张玲彤;;中国国民文化特性的分析模式[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4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5 方小玉;民国《经济学季刊》(1930-1937)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欣欣;现代性体验下苗族乡村妇女的家庭生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褚艳红;变动中的女性研究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经芹;中西义利观及其对外交政策影响的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海娜;法兰克福学派与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之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敏;符号学视野下的城市文化元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杨程;文化视域下的我国网络阅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陈平焰;美国华裔生存状态的多维度透视[D];湘潭大学;2010年

6 辛涛;论《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中菲利普人格的转变[D];湘潭大学;2010年

7 徐明霞;“红色经典”作品的市场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王世锋;茅盾文学奖“主旋律”意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林丽;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现状与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赵炜中;试论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玉海,王海晨;罗素的中国文化观[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2 刘天路;美国传教士明恩溥的中国观[J];文史哲;1996年01期

3 谢萌;;一次热情而非专业的诊断——罗素《中国问题》之后的世纪[J];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04期

4 刘敏,陆卫明;论罗素的中西文化观[J];理论导刊;2005年11期

5 高伟;;罗素对徐志摩影响研究[J];旅游纵览;2010年12期

6 卡麦隆·克罗 ,戴行钺;成名在望[J];电影创作;2001年06期

7 吕朝鑓;;罗素的哲学观[J];学理论;2009年19期

8 陶杰;;驯悍记[J];跨世纪(时文博览);2011年01期

9 鲍昌;;文化厚壤里开出的苍白的花——《罗素散文集》序言[J];文学自由谈;1987年04期

10 A·格瑞林;;一个有瘢痕的哲学家[J];外国文学动态;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安民;;罗素摹状词理论初探[A];逻辑教学·知识创新·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王彬彬;;社会主义论争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兼论社会主义论争中的罗素[A];浙江省暨华东六省一市党史系统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3 欧阳有旺;;中国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化竞争战略[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石国贞;;论国际化趋势下提升大中华认同感的现实依据[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林炜双;孙李银;李明子;赵嘉颀;梁桑;刘霓;高腾;景怀斌;;公务员组织潜规则的表现与形成机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严建强;;“中国热”的法国特征及其解释[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7 李敏;;关于人文文化与社会文化教育的若干思考[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8 岳晓东;;幽默风格、气质乐观、心理健康:493名广州、香港、澳门大学生的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王蒙;;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4)[C];2006年

10 张梦阳;;文化的内蕴与对“人”的呼唤——写于林非先生著《鲁迅和中国文化》再版的时候[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启富;我市举行2005年春节团拜会[N];广安日报;2005年

2 本报书评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胡伟希;罗素:有深刻人文关怀的思想家[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徐恩存;山势撼人与深远意境[N];美术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杨博;罗素投资:美国经济不会二次衰退[N];中国证券报;2011年

5 孙荣飞;权力及对权力的规制[N];学习时报;2004年

6 章立凡;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N];社会科学报;2004年

7 赖元平 张锦林 袁兴军 张道川 熊兴文;张炳坤 罗素华 彭德秋慰问贫困群众[N];广安日报;2006年

8 ;罗素联盟:研究领域的王者[N];国际商报;2008年

9 北京语言大学 路文彬;中国文化的“礼”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陈小文;独树一帜的哲学史[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永林;技术式的沉思[D];复旦大学;2010年

2 李超;伯特兰·罗素和平思想的起源与发展[D];南京大学;2011年

3 翁伟志;他山之石:明恩溥的中国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詹春花;黑塞与东方[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岩波;中国古代医学书籍发展史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张磊;中国与国际刑事法院:现状与展望[D];吉林大学;2007年

8 孙成武;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文;庞德与中国文化[D];苏州大学;2004年

10 赵本涛;中西文化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芳琴;罗素婚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反思[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魏红杰;罗素社会历史观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涛涛;约翰·罗素的史学思想与政治改革[D];河南大学;2011年

4 刘志明;罗素中立一元论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魏静;罗素意义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蔡慧清;德克·卜德研究三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董利民;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我国现代竞技体育的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成茜;中国文化内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差异[D];重庆大学;2007年

9 胡菊花;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视角看中国文化的输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朱晓东;韦政通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84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84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1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