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通史论文 >

清入关前八旗女性犯罪问题

发布时间:2017-10-07 01:12

  本文关键词:清入关前八旗女性犯罪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清入关前 八旗 女性 犯罪


【摘要】:中国的犯罪学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20-30年代,才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但当时的多数著作都是翻译介绍外国的一些研究成果。直到社会学家严景耀的《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的出现,才开辟了中国犯罪学的新领域。女性学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特别是中国的女性学,起步更晚。虽然清代女性史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有关女性犯罪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通过对有关案件的分析,试图对清入关前社会女性犯罪行为的动机、原因和后果作出某种解释,同时对当时社会对此行为的防范及控制作一说明,在此基础上,对所谓的“三从四德”提出自己的看法。研究这一时段的女性犯罪,还可以从中了解当时中国传统习俗、道德观念等方面的演变状况及下层民众的实际生活情况。
【关键词】:清入关前 八旗 女性 犯罪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9;D91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6
  • 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7-9
  • 二、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9-14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14
  • 四、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14-16
  • 第一章 清入关前的八旗社会历史状况16-28
  • 第一节 急剧发展中的女真(满洲)社会16-22
  • 一、 清(后金)的建立16-17
  • 二、 八旗制度17-19
  • 三、 发展中的满洲社会19-22
  • 第二节 八旗社会的女性地位22-27
  • 一、 八旗社会的女性社会地位22-24
  • 二、 八旗社会的女性家庭婚姻地位24-27
  • 本章小结27-28
  • 第二章 清入关前八旗女性犯罪类别及司法审判28-48
  • 第一节 清入关前八旗女性犯罪类别28-35
  • 一、 政治犯罪28-29
  • 二、 经济犯罪29-30
  • 三、 通奸犯罪30-33
  • 四、 其他类型犯罪33-35
  • 第二节 清入关前八旗女性犯罪的司法审判35-47
  • 一、 诉讼35-40
  • 二、 鞫讯40-42
  • 三、 断狱42-47
  • 本章小结47-48
  • 第三章 清入关前八旗女性犯罪原因及特点48-60
  • 第一节 清入关前八旗女性犯罪原因48-53
  • 一、 八旗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48-50
  • 二、 清入关前不合理的婚姻制度50-52
  • 三、 女真旧有习俗与社会发展的不相适应52-53
  • 第二节 清入关前八旗女性犯罪特点53-59
  • 一、 从犯罪类型上看,多数为通奸犯罪56-57
  • 二、 从罪犯人群上看,以已婚女性为主57-58
  • 三、 从犯罪处罚上看,多处以鞭刑58-59
  • 本章小结59-60
  • 结语60-62
  • 参考文献62-65
  • 一、 史料62-63
  • 二、 著作63
  • 三、 论文、期刊63-65
  • 致谢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乔天碧;论清入关前满族妇女在婚姻、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J];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03期

2 梁敏;;从《唐律》的规定性及社会实践看唐代妇女的地位[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鲍明;满族文化模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艾晶;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年)[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魏影;清入关前宗室罪罚制度研究初探[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王强;清前期女性犯罪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3 李江蓉;中国古代妇女财产继承法律地位的变迁及其根源[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张慧超;唐代离婚及再婚的法律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朱阁雯;清代女性杀伤类犯罪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86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tslw/986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9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