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全球公民社会与全球公民教育

发布时间:2018-02-09 19:50

  本文关键词: 全球化 全球公民 全球公民社会 全球公民教育 出处:《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全球化时代产生全球公民社会,全球公民社会需要全球公民。全球公民不仅生活在全球化时代,更要具有全球意识和人类关怀,并愿意为世界的和平与人类的发展、全球的公平与正义、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采取积极的行动。培养负责任的全球公民,是全球化时代赋予公民教育的新使命。全球公民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并愿意为全球和人类的发展而积极行动的负责任的公民的教育,包括人权和人道主义教育、全球意识和全球责任教育、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
[Abstract]: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produces a global civil society, which needs global citizens. Global citizens not only live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but also have global awareness and human concern, and are willing to contribute to the pea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Global equity and justice, positive ac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Fostering responsible global citizens is a new mission entrusted to civic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The education of responsible citizens, including human rights and humanitarian education, global awareness and global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at is, the education of responsible citizens who are globally aware and willing to act positively for global and human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880009)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989)
【分类号】:D0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何增科;全球公民社会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3期

2 徐辉,王静;国际理解教育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姚冬琳;李国;;民族多元至全球多元: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转向[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开亚;终身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的开放[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朱正宁;;浅析班主任在加强高校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作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周颖;;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经济全球化机遇[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杨添翼;;民生与宪政——章渊若宪政思想之解读[J];河北法学;2010年05期

5 连进元,卢俊生;谈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应对策略[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杨红云;;论提高高校思政课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7 张利荣;;两种价值观影响下的现代大学教学责任[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徐金海;对建构主义观照下学生评价的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刘彩霞;;论教师职前教育中实习生的素质结构[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刘玉;王宽明;门建华;;关于欠发达地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问题的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宇峰;隋君;;信息素养构成要素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蒋婷;;行政执行过程中的公民权益维护问题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俊月;;西方整体政府的构建路径及其借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邓玉文;;教育追求的解放——由《被压迫者教育学》引发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张锦高;;地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与思考[A];改革开放与地质教育的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长吉;常亚慧;;试论西方教学价值观念的主要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李协京;;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相关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骆东风;;中小学教师管理中两难问题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9 杨璐;;家园·国族·大同——2008年几台大型电视综艺晚会整合功能探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唐觐英;;论作为公共讨论的舆论——基于中国转型时期“家庭暴力”议题的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8 郭强;论马克思“社会—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9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刁大明;美国联邦政府拨款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凤阳;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探究式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杨;研究性学习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夏伟;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非学历培训的研究与对策[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石杰;广西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张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衡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唐宝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王晓虹;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韩雪;中文作文教学病拷问[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子建;香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现状与进展[J];环境教育;2002年02期

2 何齐宗;国际化:当代教育发展的新动向[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3 张崇善;;当代世界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3年05期

4 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1期

5 马丁·休伊森,蒂莫西·辛克莱,张胜军;全球治理理论的兴起[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1期

6 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7 张德伟;论日本学校教育的国际化[J];外国教育研究;1994年02期

8 赵黎青;;中国如何应对外国非政府组织[J];学会;2006年11期

9 杜钢;;美国:民族国家多元文化教育向全球多元文化教育的转向[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1期

10 马国芳;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云南发展状况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赵黎青;[N];学习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庶泉;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宜海;;谈学校公民教育[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6期

2 钟岚;试析公共艺术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04期

3 杨冬;公民教育刍议[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丛一;;公民教育,我们的课从哪里补起[J];中国质量;2006年03期

5 吴琼;;关于开展我国公民教育的思考[J];理论界;2006年05期

6 余兴龙;;试论政府对公民教育的主导作用[J];理论学刊;2006年07期

7 张宜海;;现阶段香港公民教育的重点和难点[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8 完颜华;;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理论、实践经验与前瞻——“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点综述[J];伦理学研究;2006年05期

9 周秀红;;中外公民教育比较[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高峰;;当前我国推行公民教育有待解决的若干问题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刚;;国际视野中的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2 单文经;;澳门公民教育简史[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撷影(2006年6月·香港)[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香灼玑;;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开幕词[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雄;;公民教育:新的起点与探索——2005年中国内地公民教育现状概述[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蓝维;;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实践要素分析[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谢文;;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教育是中国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达仕;;纵论公民教育的基本取向[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彭敬慈;;推动公民教育,从何人手?[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谢均才;;公民社会与政府,相生相克:香港推广公民教育的经验[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公民教育推进成效显著[N];人民政协报;2005年

2 周敦文;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公民教育[N];湖北日报;2008年

3 李瑞兰;应该大力倡行公民教育[N];天津教育报;2011年

4 杨云香;公民教育要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N];人民日报;2012年

5 大学教师 齐问;严管须运行于公民教育的环境中[N];东莞日报;2012年

6 实习生 谢仪 本报记者 黄金鲁克;世界公民教育不是一门课[N];中国教育报;2013年

7 易到用车创始人 周航;公民教育与企业责任(上)[N];经济观察报;2013年

8 刘艳侠;学校公民教育意在锻造现实人格[N];中国教育报;2013年

9 王晓真 编译;美国公民教育严重不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刘文宁;公民教育:现代社会的新德育[N];工人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姬振旗;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苏守波;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付轶男;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7 崔贞姬;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公民教育[D];吉林大学;2007年

8 赵明玉;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敖洁;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鹏燕;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演进透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吕宏倩;澳大利亚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利运;英国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于永梅;全球化视域下的公民教育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5 杨倩;美国公民教育理论(2000-2010)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6 文静;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第二次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波;西方公民教育成型因素探析及对我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鸿莹;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特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晓艳;我国公民教育内容构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何久香;我国学校实施公民教育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98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498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b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