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制改革的含义_国外大部制梳理与借鉴
本文关键词:国外大部制梳理与借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国外大部制梳理与借鉴_沈荣华
他山之石
国外大部制梳理与借鉴
沈荣华
[摘
“小部制”要]大部制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政府组织模式。与传统的相比,大部制具有明
显的比较优势。国外组建大部门的一般规律是,先在同领域整合,后向跨领域整合扩展;政务类部门
多为同领域的大部,经济和社会类部门多为跨领域的大部;谁与谁组合无一定之规,关键是职能相互
国外的流行趋势是实行决策与执行分开,设融合。部门内部的机构重组也是大部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立各种形式的执行机构,具体可分为5种模式。
[关键词]大部制;国外借鉴;机构整合;决策执行分开[[[1006-0863(2012)08-0088-05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实行大部制是当代政府改革的一种国际流行趋势,经历了一个机构整合、确立框架、不断完善的实践过程,成为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政府部门设置模式。那么,国外的大部制有哪些特征?改革的背景是什么?各国是如何组建大部门的?又是如何优化部门结构的?有无规律可循?理清这些基本问题,对于我国的大部门体制改革不无参考借鉴价值。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视角,对国外丰富多样的大部制并探讨其间的规律和经验。实践进行梳理和比较,
一、大部制的优势和背景
国外大部制又称大部体制,是通过机构整合组建大部门而形成的一种政府组织模式。从实践情况看,目前市场有的转轨国家如俄罗斯、经济发达国家普遍实行大部制,乌克兰等,发展中国家如阿根廷、秘鲁等,也采取大部制。“小部制”与传统的相比,大部制体现出以下优势。
1.同类职能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
各国政府都具有国防、外交、内政、司法、财政、经济、商业、农业、交通、教育、卫生、社会等项管理职能。为了履行政府需要设置相应的机构。传统的政府机构按专这些职能,
业设置,每个机构的职能比较单一,同一领域中的事务往往由几个机构管理,造成职能分散,部门分割,多头管理等问题。大部制对政府部门采取综合设置,在职能归类的基础上组建大部门,这样的大部门职能范围宽,涉及领域广,同一领域的事务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如交通部是海陆空的交通运输事务都管,有的还管旅游、邮政等相关事务;农业部是农林牧渔都管,有的还涉及食品、水务等事务;文化部是文学、艺术、传媒、出版都管,有的还包括文物、体育等相关事务。这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避免传统体制的弊端,这种统一管理,
是大部制的本质特征,也是一大优势。
[1]
2.政府由精干大部门组成
传统的政府部门设置往往分设过细,数量较多,大约
在30个左右,如马来西亚是27个,新西兰是35个,印度多达49个。大部制对政府部门(国外通称内阁部门)采取综合设置,通常是合二为一或合多为一,数量较少,政府主要实行大部制的国家无论大小,,内阁由精干的大部门组成,部门一般在16个左右,如英国是18个,美国是15个,日本是12个,阿根廷是11个,可以涵盖现代政府具有的各项管理职能,这是国外大部制的一个重要优势。有关情况如表1所示。
是否实行大部制国家的内阁部门数量比较
未实行大部制
数量数量数量
的国家
151225美国日本巴西181525英国新加坡墨西哥
法国德国西班牙瑞典瑞士
161415108
韩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秘鲁
181717151511
南非新西兰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古巴
283549273332
表1
18澳大利亚阿根廷
资料来源:各国政府网站2012-1。
3.大部框架相对稳定按照传统方式,政府机构设置随着环境变化不断做加
——精简———再膨胀的循不够稳定,时常出现膨胀—减法,
环。大部制也要随着环境变化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可通过机构重组、内设机构整合来实现,大部结构并没有变,部门数量还是那么多,保持相对稳定,这也是大部制的一个优势。美国二战后形成大部制框架,经历多次机构重组,内阁部门始终保持在14—16个之间左右。英国二战后每
1960-1979年间共新设28届政府都要不断更换内阁部门,
本文关键词:国外大部制梳理与借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3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5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