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环境诱致型群体性事件前馈控制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8 21:03

  本文关键词:公民社会、公民精神和集体行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政法大学》 2012年

环境诱致型群体性事件前馈控制机制研究

钱轶群  

【摘要】:本文对环境诱致型群体性事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环境诱致型群体性事件现阶段在我国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群众基于维护基本的生存健康权利为目的而进行的集体抗争,二是暗含有政治民主权利认同和争取的环境分配正义集体行动。本文探讨和关注的重点在于前者,这也是目前社会上最常见也最容易引起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文章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评析。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入本文的核心概念和所要运用到的分析理论并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试图把环境诱致型群体性事件的现象、发生机制、解决措施等纳入统一的框架中,理顺本文分析的逻辑。环境诱致型群体性事件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对象,因此对其内涵、特点、类型的分析十分必要。而对前馈控制、整体性治理、风险管理等相关理论的述评则为下文的分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至第五部分一共论述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分析前馈控制在治理环境诱致型群体性事件方面的必要性;二是分析前馈控制在治理环境诱致型群体性事件方面的可行性,亦即具体措施的设计。从环境污染问题转化为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风险是关键的中间变量,也是前馈控制机制设计的落脚点。为了弄清楚这两个关键问题,首先通过典型案例的引入对环境诱致型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现状做全面的描述,接下来分析治理困境产生的原因,解困之道就在于建构和完善前馈控制机制。最后引入风险管理理论,试图通过基于风险的全过程动态的管理,构建完善的治理环境诱致型群体性事件的前馈控制机制。 本文最大的尝试在于把环境诱致型群体性事件视作一个从“环境污染”到“群体性事件”逐渐转化的过程,,并在其中引入风险的概念,将其作为环境污染转化为群体性事件的中间变量和关键因素。同时,以风险管理为基础,提出构建环境诱致型群体性事件前馈控制机制的具体措施,从而完成本文论证分析的全部过程。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31.4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耀军;;建立社会管理前馈-反馈复合控制机制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周联兵;;完善公民社会是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可行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3 程雨燕;;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及其法律对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何艳玲;;“邻避冲突”及其解决:基于一次城市集体抗争的分析[J];公共管理研究;2006年00期

5 黄顺康;夏俊毅;;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因素链和因果关系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6 黄顺康;;重大群体性事件冲突阻断机制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7 胡象明;唐波勇;;整体性治理:公共管理的新范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何艳玲;;“中国式”邻避冲突:基于事件的分析[J];开放时代;2009年12期

9 黄顺康;;论公共危机预控[J];理论界;2006年05期

10 叶汝贤;黎玉琴;;公民社会、公民精神和集体行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小凤;胡渠凡;梁东鹏;;论国家权力架构下的司法权与行政权独立性及其关联[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李勇军;高利红;;从国外发展状况看我国环境损害赔偿因果关系的认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3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杨永华;胡冬洁;赵峰;;资源生产率视角的循环经济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孙淑萍;;论生产力的生态转向[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6 陶爱祥;;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研究——以淮安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7 唐钊;;我国城乡污染转移法律规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8 陆继霞;林杜娟;江彬;;农民对铁矿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的认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9 姚进一;;循环经济在城市和农业发展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10 马海韵;;政策生命周期:决策中的前瞻性考量及其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君;高飞;李俊;;地权纠纷中的法律救济——村庄合并中的农地权属纠纷救济的理想与现实[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2 王革;阎耀军;;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李红;阎耀军;;基于前馈控制的高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温辉;;论行政公诉的理论基石[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王宏伟;;试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陈维旺;周晓猛;杨光成;;应急培训技术概述及其发展趋势预测[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7 阎耀军;索宝祥;;我国古代前馈控制思想对现代社会管理的启示[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刘国普;;话语权保障: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层政府治理新思维探析[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9 程倩;;论领域分离中的社会治理创新——读《公共生活的发生》有感[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宋迎法;高娴;;整体性治理:电子政务建设“碎片化”的治理逻辑[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玉栋;公共支出的人本绩效预算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雄志;我国人造板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周垚;中国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公共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郝大江;要素适宜度与其区域经济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君健;我国农村金融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毕波;论行政调查[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曹楠;行政强制执行初探[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蒋颖;论行政事实行为及其救济[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卢淑珍;论行政调查的法律救济[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王乐;行政行为中相关因素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耿如昕;反思与重构:我国行政诉讼被告认定规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姜群;行政争议、民事争议交叉类案件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民;美国地方政府绩效考评:实践与经验——以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县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阎耀军;;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特点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6年02期

3 于建嵘;;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1期

4 霍淑红;俄罗斯民主进程中的市民社会[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01期

5 张曙光;论妥协[J];读书;1995年03期

6 梁国聚;;关于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思考[J];公安研究;2006年05期

7 鄞益奋;;网络治理:公共管理的新框架[J];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01期

8 曾维和;;西方“整体政府”改革:理论、实践及启示[J];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04期

9 何艳玲;;“邻避冲突”及其解决:基于一次城市集体抗争的分析[J];公共管理研究;2006年00期

10 夏友富;外商投资中国污染密集产业现状、后果及其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岳;[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颖;邻避型设施区位分析系统的建立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义 ,周国梁;山东省公安机关集中开展处置群体性事件专题研讨培训[J];公安教育;2001年12期

2 林金荣;争取把更多的群体性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天台县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实践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3 叶国兵;;用和谐理念指导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J];公安教育;2008年04期

4 廖海青;;如何面对“群体性事件”?[J];南风窗;2009年05期

5 王鲁军;张闻一;;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J];政工研究动态;2009年11期

6 王锡锌;;从“管理”走向“参与”的转变[J];人民论坛;2009年16期

7 燕继荣;;诊断群体性事件的三种理论依据[J];人民论坛;2009年22期

8 王顺美;;提升公权力公信力与防范群体性事件是正向关系[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S2期

9 ;劳资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明显增加[J];共产党员;2010年02期

10 曹英;;群体性事件中信息处理的策略[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泽鹏;;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治理防范问题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秀梅;;群体性事件的治理与基层领导管理能力的提升[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勇;;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发展及其治理的实现途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6 甘永平;郭淑娟;;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探讨[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延芳;;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力;;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甲文;;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罗恩源;丁胜;;群体性事件中的民生性问题思考:以贵阳市为例——基于社会变迁理论的视角[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N];贵阳日报;2009年

2 陕西省白河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 阮家军;[N];西部法制报;2010年

3 吉林省公安厅厅长 陈占旭;[N];人民公安报;2001年

4 倪晓;[N];法制日报;2007年

5 信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 张传明;[N];今日信息报;2007年

6 洪茂琼;[N];巢湖日报;2007年

7 董倍宏;[N];陇南日报;2008年

8 陈立雄;[N];广西日报;2008年

9 王德聪;[N];毕节日报;2008年

10 江玲玲 月航 李超;[N];常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纯平;新世纪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吴亮;中国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洁;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韩峙;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群体性事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赐江;基于不满宣泄的集群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曾润喜;我国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防控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徐小江;我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的农民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李伟;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刘亚心;新时期群体性事件问题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辛昱辰;社会转型期地方政府应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解巍;“互向模式”下的群体性事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5 解志元;我国基层政府应对突发群体性事件能力准备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李琦;群体性事件中公众情绪对舆论的影响及政府应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周健;群体性事件中的地方政府信任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李奇歆;农村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马国峰;中国农村群体性事件治理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杜桥省;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公民社会、公民精神和集体行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9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19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7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