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
本文关键词: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集团力量的兴起所涉及的是社会动员方式的转变 ,是国家与社会形成对应关系的产物。走出科考时代的读书人主要是经由“地缘”因素有了最初的聚集 ,随之超越地缘的“业界”意识构成聚集的基础 ;进一步地 ,阶级意识的提升又影响到集团力量的形成。此可看出 ,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形成 ,其表征明显是“省界”、“业界”及“阶级”等亚文化圈 ,社会动员也主要在这些环节展开。然而 ,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集团力量 ,距离政治共同体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 ,构成近代中国集团力量基础的省界、业界以及阶级意识的凸显 ,实际成为中国形成政治共同体的难局。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关键词】: 集团力量 亚文化圈 政治共同体 省界 业界
【分类号】:D09
【正文快照】: 在中国古代政治传统中 ,“君子不党”是士大夫政治的重要标识。然中国士人却又向有结社之习性 ,明清时期尤盛① 。从某种意义上说 ,士大夫的身份意义 ,即是依靠从宗族、宗教、学校 ,到行会、会馆、同乡会等“中间团体” (intermediate) ,构成民间社会的基础 ;“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群体及其角色与身份[J];历史研究;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清;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对《新青年》同人“后五四时期”思想分化的追踪[J];近代史研究;2004年06期
2 桑兵;章太炎晚年北游讲学的文化象征[J];历史研究;2002年04期
3 余峰;近代中国音乐文论中的人文精神[J];中国音乐;2001年04期
4 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分析工具[J];中国法学;2002年05期
5 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03期
6 王晓明;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J];学术月刊;2002年11期
7 蔡拓,刘贞晔;全球市民社会与当代国际关系(上)[J];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12期
8 赵勇;印刷文化语境中的现代性话语——为什么阿多诺要批判文化工业[J];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9 但兴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再诠释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生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10期
10 罗志田;历史创造者对历史的再创造:修改“五四”历史记忆的一次尝试[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梅;;解读冯友兰念清华学人的文化符号之“仁”与“成仁”[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刘晓慰;;谁的声音更响亮?——析经济权力旨趣规范下的大众传媒[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3 张翼;;市民社会的叙事宝典——评DV的文化传播意义[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孙五三;;批评报道作为治理技术——市场转型期媒介的政治-社会运作机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曹晋;;中国大陆另类媒介的生产:以《朋友通信》为例[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6 郭权;;潜舆论外显化的限制——对舆论传播现象的反思[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7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8 刘可铄;;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二次改革:“公共新闻”——有节制的多元对话[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9 崔波;吴彤;;地方性知识视野下的洋务派的翻译出版[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10 卞敏;;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墨;乾嘉学术的知识谱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正锋;权力的表达: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霁;学术网络、知识传播中的文学译介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傅荣校;南京国民政府前期(1928—1937年)行政机制与行政能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李钧;生态文化学与30年代小说主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余颖;城市结构化理论及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7 叶明;经济法实质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8 严翅君;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D];苏州大学;2001年
9 于建嵘;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以岳村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新梅;少年意气总非非 几堪损益论为道[D];苏州大学;2002年
2 王坚;无声的北方[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庞海江;近代大学教师群体透析[D];吉林大学;2006年
4 张力;权力·文本·消费——大众传媒的三维读解[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那瑛;梁启超公私观的解读[D];吉林大学;2004年
6 文茂琼;邓演达社会主义思想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郗玉松;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张晋升;论传媒引导和受众参与的意识互动[D];暨南大学;2000年
10 陈s
本文编号:288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88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