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理论研究的一个走向:从政府回应到回应型政府
本文关键词:政府理论研究的一个走向:从政府回应到回应型政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基于历史的渊源、实践的推动、理论的考量,研究政府回应问题,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但综观古今中外,仅有对政府回应的研究是不够的。要推进政府改革、改善政府回应,就必须立足于"治道变革",着眼于确保政府回应性与回应力的"制度化的保证",探索形成有效的政府回应体制或机制,也即回应型政府的有关问题。从政府回应到回应型政府,是政府理论研究的重要走向;研究回应型政府,是研究政府回应问题的逻辑演进。
【作者单位】: 广东省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政府回应 回应型政府 政府理论
【基金】: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桐山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公共政策分析:邓小平的思想与方法”(批准号:2000XQN007)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D035
【正文快照】: 回应(response),即回答、答应或响应。政府回应,即政府对社会(包括公众、各类社会主体、各个服务对象)诉求所作出的回答、答应或响应。与作为行为过程的政府回应不同,回应型政府作为一种治理模式,是以公共治理为理念,以解决公共问题、社会问题为责任,具有稳定、可靠、可持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佩国;中国乡村革命研究中的叙事困境——以“土改”研究文本为中心[J];中国农史;2003年02期
2 蔡拓;政治学发展的全球化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4期
3 王奇生;从“容共”到“容国”——1924—1927年国共党际关系再考察[J];近代史研究;2001年04期
4 张富良,刘书英;从治理主体角度透视乡村治理危机——河南省Z县村支书、村主任现状调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5 段黎;;浅谈新公共服务理论下的政府责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6 范逢春;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述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徐俊峰;;人事管理的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刘箴;论新时期我国公共决策中的公众政治参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汪少波;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金家厚,吴新叶;社区治理:对“社区失灵”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麟;;新闻媒体、公共决策与“协商民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李淳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代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行政学思考[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建堂;孙建铎;;统一网络架构,加强“纵横”整合,,实现安阳电子政务外网的“大一统”[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4 赵海立;;试析冷战后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国际政治行为的基本特征[A];“冷战以来东南亚的国际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徐质斌;;和谐社会建设视阈中的政府海洋管理转型及其推进机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刘勇;徐晓林;;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燕继荣;;对于服务型政府改革的思考[A];中国改革论坛文集[C];2007年
8 王南征;;论公共参与对服务型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的影响[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乔耀章;;略论政府和谐[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10 王婷;;社会自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海滢;明代山东教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新力;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领导制度与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阮成发;加入WTO背景下中国政府职能转变与体制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陆凯阳;当代中国县级政府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兼以湖北省英山县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学军;超越传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高新民;中国共产党活动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刘志铭;微观经济干预:理论基础与制度边界[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岳绒;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2 叶勇;政府成本分析——社会历史和现实的理性选择[D];吉林大学;2004年
3 柳玉芬;现代政府信用及其制度保障[D];吉林大学;2004年
4 陶鹏;官僚制下政策执行阻滞因素的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5 仵希亮;我国农村农民协会发展治理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6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薛晴;西方组织结构理论及其对中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借鉴[D];苏州大学;2001年
8 王身余;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政府整合机制重塑[D];湘潭大学;2001年
9 岳秀红;转型期政府利益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10 张定;非市场缺陷及其消弥[D];郑州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05期
2 谭亦玲;浅析政府回应性及中国政府回应面临的挑战[J];社科纵横;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权;;参与式回应型政府建设问题探讨[J];学术研究;2010年06期
2 范祖华;;服务行政理念下的政府回应建设[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年12期
3 叶晟婷;;提升回应性——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的本质要求[J];经济师;2009年04期
4 黄岩,吴克昌;论公众参与和政府回应机制的重构[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5 游海疆;;政府回应:实践阙如与实质性演进[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王巍;论“政府回应”的内涵和主导模式转型[J];探索;2005年01期
7 游海疆;;政府回应的主导模式转型与实践阙如[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8 ;政府创新与政府回应[J];电子政务;2004年02期
9 武磊;;以政府“善治”促进社会和谐[J];领导科学;2009年04期
10 何祖坤;关注政府回应[J];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网络舆情与政府作为”理论研讨会部分专家发言摘要[N];中国电力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仁崎;知识管理下韦伯官僚制的实践困境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政府理论研究的一个走向:从政府回应到回应型政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6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36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