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试论当代有空想色彩的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21-10-12 20:34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并非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之时就一劳永逸地完成了,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也说明了这一点,象俄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我国50年代后期出现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都带有浓厚的空想色彩。本文在空想和科学的比较中来认识有空想色彩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屡屡出现“空想”的理论或受到有空想色彩社会主义的干扰呢?首先是历史根源,中国历史上的“大同”思想和“乌托邦方案”都对后来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二是社会根源,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的人民群众,有一种迫切要求尽快实现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望。而空想的产生,一般有两个因素,一是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渴望,另一个是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当人们不顾生产力发展水平,执意要把将来才能作成的事情直接变为现实时,就产生了空想。第三是认识论根源,不从本国国情出发,照般外国经验,夸大主观能动作用,片面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第四是理论根源,教条主义地对待前人囿于历史条件仍然带有空想因素的个别论断,是产生空想的理论根源。 怎样防止有空想色彩的社会主义重新出现呢?它的出现对我们...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一、 历史回顾
    (一) 有空想色彩的社会主义概念
    (二) 有空想色彩的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二、 造成的后果及空想性表现
    (一) 苏维埃俄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后果
    (二) 我国有空想色彩的社会主义造成的严重后果
    (三) 人民公社的空想性
三、 原因探析
    (一) 历史根源
    (二) 社会根源
    (三) 认识论根源
    (四) 理论根源
四、 思考和启示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二) 坚持生产力标准
    (三) 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科学社会主义的本性及品格[J]. 赵明义.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2(02)
[2]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的回顾与展望[J]. 郭记中.  社会主义研究. 2002(01)
[3]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J]. 茶娜,高利英.  理论研究. 2001(03)
[4]为科学社会主义辩护[J]. 杨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1(01)
[5]中西空想社会主义之比较[J]. 孙万智.  理论探讨. 2000(06)
[6]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过程[J]. 周叔莲.  南方经济. 2000(04)
[7]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建国五十年经验反思[J]. 徐崇温.  马克思主义研究. 1999(05)
[8]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J]. 石仲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1999(03)
[9]论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J]. 荣开明.  马克思主义研究. 1999(02)
[10]以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邓小平理论怎样把马克思主义推向新阶段[J]. 包心鉴.  马克思主义研究. 1999(02)



本文编号:3433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433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c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