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研究(1907-1927)

发布时间:2022-12-18 20:46
  论文《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研究(1907—1927)》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从1907年到1927年间中国的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论文首先分析了民粹主义的内涵和特征,然后论文对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于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和衰微进行了探讨。论文还深入探讨了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最后对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文章页数】:14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1、绪论
    1.1 近代中国民粹主义政治思想研究综述及选题意义
        1.1.1 近代中国民粹主义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成果
        1.1.2 论文的选题意义
    1.2 民粹主义的内涵与特征
        1.2.1 学术界对民粹主义内涵的共识与分歧
        1.2.2 民粹主义民主的内涵与特征
        1.2.3 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民粹社会主义的内涵与特征
    1.3 平民主义与民粹主义辨析
2、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条件
    2.1 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社会条件
        2.1.1 近代中国社会危机的全面爆发
        2.1.2 近代中国商品小农的壮大
        2.1.3 知识分子群体的产生与壮大
        2.1.4 近代中国的乡村危机
    2.2 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思想条件
        2.2.1 西方民粹主义与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
        2.2.2 托尔斯泰在沟通中西民粹主义思想中的历史作用
        2.2.3 心学思维的复兴与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
3、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与衰微
    3.1 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的萌芽
        3.1.1 章太炎的民粹主义思想
        3.1.2 刘师培的民粹主义思想
    3.2 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的发展
        3.2.1 李大钊的民粹主义思想
        3.2.2 瞿秋白的民粹主义思想
    3.3 中国早期民粹主义的初步实践
    3.4 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的衰微与转型
        3.4.1 瞿秋白对民粹主义的总结与批判
        3.4.2 无政府主义思潮的衰微与民粹主义思想的转化
        3.4.3 民粹主义从政治思想向文化思潮的转型
4、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4.1 大同理想与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
    4.2 反智主义与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
    4.3 性善论与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
        4.3.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性善论
        4.3.2 性善论与近代中国互助思想的传播
        4.3.3 性善论与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
    4.4 传统泛道德主义与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
        4.4.1 中国传统泛道德主义思维方式
        4.4.2 中国早期民粹主义善恶两分的泛道德主义特征
        4.4.3 中国早期民粹主义对传统泛道德主义的超越
5. 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5.1 民粹主义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的最初尝试
        5.1.1 传统派民粹主义的农村社会改造方案
        5.1.2 平民派民粹主义的农村社会改造方案
    5.2 民粹主义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推动
        5.2.1 民粹主义与现代意义上人民观的形成
        5.2.2 中国早期民粹主义政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
    5.3 早期民粹主义思想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阻滞
        5.3.1 泛道德主义善恶两分的思维方式与左倾机会主义斗争哲学
        5.3.2 民粹主义中的反智主义与左倾知识分子政策
        5.3.3 民粹主义和农业社会主义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后记
中文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中国西南边疆民族乡村的农业商品化浪潮——以滇西北为中心的考察[J]. 周智生,吴映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09)
[2]美国进步运动研究评述[J]. 赵辉兵.  史学集刊. 2006(01)
[3]论俄国民粹主义的文化观[J]. 刘建国,马龙闪.  哲学研究. 2005(12)
[4]中国传统民粹主义和民本主义中的士人角色[J]. 陈曼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5]循名责实:对列宁《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的一点看法[J]. 刘贵福.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5(02)
[6]论“农业社会主义”[J]. 苏志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4)
[7]简论李大钊的社会理想[J]. 吴根友.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8]民粹主义与中国现代文艺思潮[J]. 代迅.  学习与探索. 2003(06)
[9]民族主义与民主在近代中国的双重变奏——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历史轨迹[J]. 岑树海.  江海学刊. 2003(04)
[10]国民革命失败的民粹主义因素分析——以湖南农民运动为个案的探讨[J]. 姚曙光.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3(03)



本文编号:3722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722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1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