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10:03

  本文关键词: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殷海光 自由主义 民主 个人权利


【摘要】:殷海光是台湾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最重要的一名自由主义思想者。他的思想和言论光照了当时台湾的无数青年人,如同威权统治下点亮的一座灯塔。即使在他过世四十四年后的今天,他的思想和言行对于今天的中国青年依然可以树立一个追求知识真理和国家民主自由的道德典范。 本文通过殷海光平生经历的时代变迁所作的梳理,以及他与同时代中国和西方各个不同的思想家,如金岳霖陶希圣胡适罗素哈耶克之间的思想交流碰撞,展示了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本文还通过对殷海光本人文集,以及历年研究文章的研读和解析,展示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内容特点局限,以及在台湾和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影响。 殷海光的自由主义理论以内心自由为源动力。这种内心自由促使人与外界束缚进行抗争,在抗争中形成了政治自由经济自由思想自由伦理自由。殷海光特别强调和重视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他把思想自由列为最重要的一项自由。由于自由主义在政治实践中屡屡失败,殷海光面对台湾自由主义的困境,主张对自由人的精神进行全面的道德重建。为了实现自由人的道德重建,殷海光寄望于人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力量。殷海光期望人的自主性力量能使人在历史的横逆面前坚信民主和自由终是人间不变的长道。 殷海光主张一种保障个人自由的民主政治,而不是简单由多数选举或是多数人决定的民主政治。在这种民主政体中,国民不是领袖实现野心的工具,领袖在国民的批评面前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他认为在民主政体中应该存在一种基于共同文化价值观的公共的善,来防止民主对个人权利造成侵害。一种民主政治虽然不能带来最有效率的政府,却能够产生有创造力的能创造出最大价值的国民。殷海光还主张国家以个人权利为本。国家是为了保障个人的利益而存在,不能以国家利益的名义随意要求个人牺牲自己。国家的利益如果不是所有国人利益的总和,那就是掌握国家公权力的领袖的个人利益,,而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没有让一个个体必须为其牺牲的正当性。 殷海光的政治思想来源于他对国家人民强烈的爱,这就导致了他无法用客观的科学态度来看待政治现实。尽管他多次写文章提出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政治和社会,他自己的政治思想却不曾遵守科学应有的价值中立,而是充满了激越和浪漫之情。殷海光接受了哈耶克提倡的经验演进主义的自由传统,他主张一种基于现实状态的改良,而不是全面改造政治机器的理性建构,然而他又执着地想要在台湾实现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可是在没有自由民主传统的地方建立西方式的自由民主政治,本身就是一种与传统经验决裂的理性建构行为。 殷海光执着地用自由主义理想来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抵制政府以国家利益为名禁止知识分子说真话的专制行径,同时也批判国民党官僚由于三民主义理想丧失,国民党帮会派系政治传统,权力不受监督,重利益而轻原则所造成的政治风气堕落。由殷海光担任主笔的杂志《自由中国》的主编雷震,因为试图组建反对党而被捕入狱。殷海光连续写文章抗议国民党蒋介石的暴行,试图营救雷震。 雷震的被捕和《自由中国》杂志的被封使得殷海光失去了发表政论的平台,他转而专注于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史研究,在一九六五年出版了自己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中国文化的展望》。由于被怀疑为中西文化论战的幕后黑手,殷海光受到政府迫害而被迫离开台湾大学,在学生资助之下度过了晚年生活,于一九六九年逝世。在他逝世之后,他的学生李敖,林毓生,张灏,陈鼓应等人传承着他的思想和理想,通过各自的言论抗争和思想著作,推动台湾走向自由民主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殷海光 自由主义 民主 个人权利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0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7
  • 第1章 导论7-12
  • 第一节 殷海光思想的研究现状8-10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意义10-12
  • 第2章 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12-23
  • 第一节 早年的自由主义熏陶12-13
  • 第二节 走向三民主义13-15
  • 第三节 三民主义向自由主义的转变15-17
  • 第四节 胡适与殷海光自由主义17-19
  • 第五节 积极自由到消极自由19-23
  • 第3章 殷海光政治思想的内容23-36
  • 第一节 自由主义思想的全面阐述23-26
  • 第二节 基于理性和责任的言论自由26-27
  • 第三节 自由人的反思与重建27-30
  • 第四节 自由为体的民主理想30-33
  • 第五节 个体为国家之本33-34
  • 第六节 极权下的自由前景34-36
  • 第4章 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特点与局限36-42
  • 第一节 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特点36-37
  • 第二节 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局限37-42
  • 第5章 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实践与结局42-50
  • 第一节 国民党改造运动引起的抵抗42-43
  • 第二节 对社会风气及体制的思想批判43-45
  • 第三节 “雷震案”中的抗争45-48
  • 第四节 斗士的结局48-50
  • 第6章 殷海光身后影响的延续50-59
  • 第一节 特立独行说李敖51-56
  • 第二节 学贯中西林毓生56-59
  • 小结59-61
  • 参考文献61-63
  • 致谢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伟希;;殷海光的心路历程[J];读书;1989年05期

2 陆卫明;李新安;;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述评[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高乐田;海耶克与殷海光自由主义理论建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4 张弘;;追忆雷震、殷海光与方东美——陈鼓应教授访谈录[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14期

5 刘培育;金岳霖对政治思想的理解及其政治态度述评[J];政治学研究;2003年02期

6 马莉;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张家龙;;罗素的逻辑主义及其在数理逻辑史上的地位[J];哲学研究;2007年09期



本文编号:525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525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0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