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法家“不尚贤”辨析——战国时期儒法之争问题之一

发布时间:2017-08-05 17:32

  本文关键词:法家“不尚贤”辨析——战国时期儒法之争问题之一


  更多相关文章: 尚亲 尚贤 不尚贤 法制 法治 社会转型


【摘要】:尚贤是打破尚亲、尚旧的一次重大变革,对打破尚亲、尚旧有着巨大的历史作用,亲旧势力集团是历史进程中的阻力,尚贤的推行打破了亲旧势力控制政治的局面,为改进政治生态增加了动力。但这种把政治过程视为上行下效的道德推演过程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最主要的是缺乏制度设计。尚贤与"不尚贤"之争的本质是尚贤与尚法之争。战国时期法家提出"不尚贤"意在打破把政治系于"人"之下的思想牢笼,从而使政治系于法制之下。法家的"不尚贤"不是简单地反对任用贤能之人,而是强调建立适时的政治制度,以制度保证政治的需要和适应当时的社会转型的需要。当时的社会转型是历史进程中的全局性的课题,法家应该说是社会转型中最先进的推动者和最适时的应对者。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
【关键词】尚亲 尚贤 不尚贤 法制 法治 社会转型
【分类号】:D092
【正文快照】: 一、春秋时期尚亲与尚贤之争西周时期用人的基本传统是尚亲、尚旧,以周天子为主导,亲、旧交织凝成一个十分稳固的利益集团,但到春秋时期兴起了尚贤与尚亲之争。任官尚贤源于诸侯国内外矛盾的激化,没有善谋善断之人,国不得治,争战则败。于是许多人把启用贤者视为头等大事。《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建华;略论墨子“尚同”、“尚贤”的政治主张[J];学海;1999年04期

2 孙冀;;墨子尚贤义国政治思想的当代解读[J];兰台世界;2011年28期

3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少林;先秦尚贤观念变迁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261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6261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5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