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民族视域下的“国家认同”政治建构
本文关键词:中国多民族视域下的“国家认同”政治建构
【摘要】: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并非完全一致,且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张力甚至是冲突。因此,"国家认同"的政治建构就显得至关重要。作为世界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一员,中国在建构"国家认同"上历经了"同化主义"与"承认政治"的制度实践,时下亦进行着"宪法爱国主义"的理论探索。然而,这些方式和路径或在实践中遭遇困境,或自身存在着理论局限。多民族视域之下,中国"国家认同"之实质基础在于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其所依赖之路径是实现民族融合。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同化主义 承认政治 宪法爱国主义 民族融合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FX015)
【分类号】:D032
【正文快照】: 几个世纪以来,“民族主义”思潮席卷了全球,并深刻改变了世界的政治地理,主导着世界向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基本宗旨前行,民族主义情感也成为国家认同最自然而然的来源。然而,如果我们用“政治单元与民族单元相一致”这一民族主义严格标准来检视的话就会发现,民族分布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杭聪;;国家认同、国家制度建设和国民经济福利——兼与陈晓律教授商榷[J];探索与争鸣;2010年04期
2 郭忠华;;动态匹配·多元认同·双向建构——再论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刘森林;;焦虑、中国特性与国家认同[J];现代哲学;2012年01期
4 宋新伟;陈占芳;;影响国家认同的因素分析及途径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2期
5 吴瑞财;;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挑战与应对[J];教学与研究;2013年10期
6 周林刚;;互相竞争的人类联合模式与国家认同问题[J];历史法学;2010年00期
7 李崇富;王卓君;何华玲;詹小美;王仕民;周光辉;刘向东;门洪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8 王树亮;;国家认同对象体系的“三层四维”结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9 林尚立;;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年05期
10 王乐;;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国家认同[J];党政研究;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东宁;;国际视角下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与中国社会发展[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甘肃省委统战部民族宗教研究基地研究员 张践;宗教与民族国家认同[N];中国民族报;2012年
2 记者郑成宏;国家仍是全球化最重要的参与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 西尼萨·马里塞维奇 曹帅 编译;“国家认同”抑或民族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向东;文化多元语境下的国家认同建构[D];吉林大学;2015年
2 赵颖;文化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86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686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