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协商民主的现实困境及未来发展
本文关键词:西方协商民主的现实困境及未来发展
【摘要】:民主历来是政治学领域的核心问题。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民主理论也有着不同的主题和形态。作为当今西方政治学领域重要的发展成果,协商民主完善并超越了间接式的代议民主,,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多元主义和环境复杂性给民主发展带来的困难。协商民主崇尚理性和包容,重视对话、讨论等公民参与形式对于政治合法性的积极作用。该理论认为,民主不应是公民偏好的简单聚合,公民参与协商的过程可以实现其偏好的转变,从而有利于共识的达成。协商民主具有公开性、平等性、共识性、责任性、包容性、互惠性等的基本特征,以人民主权、平等自由和正义观为价值追求。这些核心特征和价值追求,共同造就了协商民主在提升公共决策品质和合法性等方面的优越性。 随着协商民主实践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实践形式的多样化,协商民主在理论建构、制度设计以及运作模式等方面所遇到的困境也不断显现出来。因此,只有在既有理论和实践模式的基础上,推进协商民主理论和制度的创新以及运作模式的完善,才能够克服各种现实挑战,推动协商民主实践向更加公开、多元以及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本文在总结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产生背景的基础上,概括了协商民主的主要内容及实践形式,据此阐述了西方协商民主在当代政治实践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推理的方式,尝试性地提出了西方协商民主未来发展的可能路径及趋势。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理由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方法、创新及不足。第二章在总结西方民主理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概括了西方协商民主的主要内容。第三章对西方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制度设计、理论假设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协商民主的主要价值。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文章中核心部分,在前面理论概述的基础上,第四章概括了协商民主理论在当前的政治实践中所面临的各种现实困境;第五章则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协商民主 历程 困境 未来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082
【目录】:
- 目录4-7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研究理由与意义10-11
- 1.2 研究现状及趋势11-13
- 1.3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13-15
- 1.3.1 研究方法13
- 1.3.2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之处13-15
- 第2章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概述15-29
- 2.1 西方协商民主的发展历程15-21
- 2.1.1 协商民主的理论渊源15-19
- 2.1.2 西方协商民主的兴起与发展19-21
- 2.2 西方协商民主的主要内容21-29
- 2.2.1 西方协商民主的含义21-23
- 2.2.2 西方协商民主的特征23-26
- 2.2.3 西方协商民主的价值诉求26-29
- 第3章 西方协商民主的实践运作29-42
- 3.1 西方协商民主实践的涉及领域29-31
- 3.1.1 国家制度29-30
- 3.1.2 特设论坛30
- 3.1.3 公共领域30-31
- 3.2 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假设与制度设计31-37
- 3.2.1 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假设31-33
- 3.2.2 协商民主的制度设计33-37
- 3.3 西方协商民主实践的价值评估37-42
- 3.3.1 提高公共决策的品质37-38
- 3.3.2 提升公共决策的合法性38-39
- 3.3.3 提高公民的民主素质39
- 3.3.4 矫正自由民主的不足39-40
- 3.3.5 促进多元共识的形成40-42
- 第4章 西方协商民主的现实困境42-51
- 4.1 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困境42-44
- 4.1.1 协商民主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42-43
- 4.1.2 多元主义导致“共善”的缺失和协商的无效43-44
- 4.2 西方协商民主的制度困境44-46
- 4.2.1 程序性的描述不利于协商民主的发展44-45
- 4.2.2 决策模式的不确定限制了协商民主的发展45-46
- 4.3 西方协商民主的运作困境46-51
- 4.3.1 参与者事实上的不平等46-47
- 4.3.2 协商过程中的信息遮蔽现象47-48
- 4.3.3 向精英主义滑落的倾向48-49
- 4.3.4 参与规模的局限性49-50
- 4.3.5 公民政治参与的冷漠50-51
- 第5章 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出路51-61
- 5.1 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创新与制度完善51-55
- 5.1.1 跨差异的交往促进多元共识的形成51-52
- 5.1.2 以独立于程序之外的公正标准确保协商的民主52-53
- 5.1.3 协商与选举的结合弥补决策的低效率53-55
- 5.2 西方协商民主运作机制的完善55-61
- 5.2.1 制度改革和集体行动对参与不平等的矫正55-56
- 5.2.2 以责任性和公开性减少信息遮蔽56-57
- 5.2.3 分权和对精英的限制防止向精英主义的滑落57-58
- 5.2.4 内在的协商减少参与规模对协商民主性的影响58-59
- 5.2.5 提升参与者意愿解决公民的政治冷漠问题59-61
- 研究结论与展望61-63
- 注释63-68
- 参考文献68-70
- 致谢70-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西方协商民主之政治平等维度透视[J];理论导刊;2011年10期
2 夏继舟;;比较分析: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J];理论界;2010年01期
3 马奔;;协商民主: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选择[J];理论学刊;2006年09期
4 陈家刚;;协商民主研究在东西方的兴起与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07期
5 李勇军;朱月娟;;公司累计投票制的性质、价值及其实现——基于对《公司法》第106条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艾志鸿;国外议会促进公民参与的几种途径[J];人大研究;2004年09期
7 贺龙栋;;协商民主的理论诘难与现实挑战[J];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01期
8 马奔;周明昆;;协商民主:概念、缘起及其在中国的运用[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04期
9 陈家刚;;协商民主的价值、挑战与前景[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10 包心鉴;;论协商民主的现实政治价值和制度化构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傅丕毅 杨金志 蔡玉高;[N];协商新报;2006年
2 何包钢;[N];学习时报;2006年
3 四川省宜宾市政协主席 葛燎原;[N];人民政协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聂鑫;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的公共决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90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690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