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根源、传播方式及克服
发布时间:2017-08-24 11:02
本文关键词:评析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根源、传播方式及克服
【摘要】:历史是在思想之中得到认识和把握的人类生存活动的有机整体,是一种意义的存在。历史虚无主义者采用复制、拼贴、移植、拷贝与戏仿等后现代主义叙事方式,任意剪裁中共党史,企图建构一种符合他们自己意愿的意义体系来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从而达到他们的政治意图。鉴于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沉渣泛起的理论和现实原因,及传播路径的特殊性,欲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我们应该从其理论根源、传播方式和市场需求入手进行围堵。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理论根源 传播方式 克服
【分类号】:D092
【正文快照】: 历史研究从来都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意在总结历史经验,作为治国安邦之根基和借鉴。王夫之说:“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1亦即,治国安邦总要受到一定的历史观和历史思维的支配。因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龚书铎;历史虚无主义二题[J];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05期
2 王岳川;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之八 后现代主义研究(笔谈)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反思[J];求是学刊;2001年03期
3 余虹;;虚无主义——我们的深渊与命运?[J];学术月刊;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
本文编号:730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730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