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民主:从建构主义到宪政主义
本文关键词:科学与民主:从建构主义到宪政主义
【摘要】:伴随着科学观从实证主义、建构主义到宪政主义的发展,科学与民主的关系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默顿和波兰尼等致力于捍卫科学的自主性,并力证民主社会将为科学的蓬勃发展提供最佳的社会条件。夏平和谢弗等建构主义者把科学与民主之间的一致性从社会规范推进到生活形式的层次,主张科学的生活形式和民主的生活形式是同一历史进程的孪生子。宪政主义则要求在推动科学民主化的同时促成民主理念的"物质转向",科学的民主化从公众参与科学的诉求进展为要求自然出场,民主制度向科学实践的延伸也要求民主制度自身的变革和完善。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关键词】: 科学 民主 建构主义 宪政主义
【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项目(NJSZ14020)
【分类号】:D082
【正文快照】: 作为现代性的两个支柱,科学与民主是贯穿现代思想史的研究主题。在新兴的ST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领域,“科学与民主”研究也日益显现出重要性。实证主义主张,决定科学知识内容的是作为研究对象的自然,在此前提下,默顿及波兰尼等阐发了科学与民主共有的“精神气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弗雷德·夏尔,佚名;宪政主义的背景[J];天涯;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元雕;王一雅;黄邦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范式转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3 张正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范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武威利;关巍;;近代科学哲学发展进程要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5 黄建军;;视觉文化研究的三个范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6 蔡辉明;;美国公共行政学思潮的范式变迁——路径、划分和逻辑[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赵亮;;论社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异同[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胡丁慧;;库恩的“范式”概念及其在德育中的借用[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丰子义;全球化与唯物史观研究范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王浦劬;;从阶级斗争到人民共和——我国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转换析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5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6 史阿娜;;“范式”涵义知多少——对库恩范式概念的再整理和再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张志伟;;波普尔、库恩与传统科学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田闯;王紫琳;;波普尔与库恩科学哲学思想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娄瑞雪;;试析科学合理性问题—以一种历史演变的角度[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杨韬;;对科学发展的重新认识——构建中国科学大范式的探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宗建;二象对偶时间视角下权衡定律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8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婷;生物技术发展困境及其人文反思[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思坤;影响力最大化与价值链增值[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黄卫平;论库恩语言学转向的根源[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瑜;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罗云;舍勒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黄献清;交往实践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郑媛媛;科技创新社会生成维度问题的思考[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爱云;论绿色科技与人的全面发展[D];南昌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承相,杨路明;西方税收宪政主义思想制度化及其现实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2 刘海涛;政治文明的宪政主义逻辑[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3 王怡;宪政主义的一个诠释[J];教师之友;2004年02期
4 张子成;新宪政主义视野下的信访制度设计[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埃尔文·凯梅林斯基;田雷;;为司法审查辩护——论人民宪政主义的危险[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Z1期
6 邹平学;;反省与超越:东亚宪政主义发展的路径与模式[J];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7 江平;;宪政与社会主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3期
8 成凯;林喜芬;;宪政主义:渊源与价值[J];天府新论;2007年05期
9 武鹏;;浅议民主与宪政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10年08期
10 高军东;;“宪政主义”定义的方法论模式[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夏新华;;美国宪政主义与20世纪非洲宪政的发展[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C];2004年
2 武振荣;;公共财政:一个基于宪政主义视角的分析框架[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陈世香;;论公共行政研究中的宪政主义公共利益观[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汪亭友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的宪政主义”提法不成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周威;宪政主义的n次转变[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3 法律学者 羽戈;宪政、爱国与宪政爱国主义[N];中国经营报;2013年
4 陈端洪;宪政:通过制度限制政府[N];法制日报;2002年
5 云也退 媒体编辑;从“承认的政治”走向宪政“革新”[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景兰;中国反宪政主义因素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于海洋;南非宪政主义初论[D];山东大学;2010年
3 林宇;论宪政的超验之维[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唐思思;波兰宪政主义成长探析[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69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769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