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研究与借鉴
发布时间:2017-09-02 10:20
本文关键词: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研究与借鉴
更多相关文章: 东欧 社会主义 市场 市场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摘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如何结合,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100多年的社会主义运动和近百年的社会主义政权实践,孕育了两颗璀璨的理论明珠,一颗是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东欧市场社会主义,一颗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东欧市场社会主义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它是一种经济体制的理论或模式,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股重要思潮,它是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倡导和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与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强调社会主义应该而且能够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并通过市场经济来发展和完善自己。本文沿着社会主义发展的路径,从社会主义者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待市场经济的态度入手,从整体上考察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从理论到实践的曲折进程,把握社会主义与市场博弈的历史逻辑,并对在这一进程中产生的东欧市场社会主义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种结合类型的发展脉络、基本特征等分别作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详尽分析东欧市场社会主义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制度和体制层面存在的异同、联系,深入挖掘东欧市场社会主义中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吸收借鉴的经验教训和理论观点。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渊源。自从社会主义思想产生那一刻起,与之相关的经济体制设想与研究就层出不穷。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的探索以及对传统社会主义实践反思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潮和衰落相伴生的,其涵义特点也是随着市场社会主义本身的发展而不断被深入认识,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至自由社会主义思潮、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改良思想等方面。 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也是有其背景和动因的。既有理论动因,又有实践背景,“兰格模式”的诞生标志着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的正式形成,并不断获得理论上的发展和实践上的突破。在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批判和改革中,形成了奥斯卡·兰格的“竞争的社会主义”、弗·布鲁斯的“导入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亚诺什·科尔奈的“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以及奥塔·锡克的“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分配计划”等市场社会主义的诸多理论模式。而且,市场社会主义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仅仅局限于理论模式的设计和建构,南斯拉夫、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进行了市场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 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模式和实践形式,不论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进程,还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东欧市场社会主义提出并论证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大命题,初步构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典型模式,提供了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视角,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产生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它没有指导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取得改革的成功,理论构想的“乌托邦”性、实践模式的不可行性、理论体系的不完整性等本身的缺陷即是东欧改革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理论准备与实践探索条件的限制,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凸显了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模式与实践本身的局限性。西方在东欧市场社会主义基础上进行了持续的探索,提出了诸多理论模式,越南、古巴、中国等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也进行了实践方面的探索,形成了符合本国特点的经济体制模式。东欧市场社会主义前景如何,还需要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市场社会主义,但深受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的影响,两者既有共同点,又存在明显差异。尽管我国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的最为成功的典型,然而对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的探索,却不是首先从我国开始的。东欧市场社会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从东欧市场社会主义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用宽广视野观察世界,在借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社会主义实践的兴衰成败并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两者在产生条件、价值目标、体制构建基础方面具有共同之处,但在理论依据、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实践路径选择等方面差异明显。而且,在理论前提——“社会主义”理解、“市场”地位认知、所有制理论与模式探索等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超越了东欧市场社会主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创新面临思想、方法论、实践等方面的新的困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发展也遇到了市场与政府关系界定、市场体系构建、所有制改革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东欧市场社会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借鉴价值主要体现在不断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继续加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和从本国国情出发探索经济体制的有效模式等方面。
【关键词】:东欧 社会主义 市场 市场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091.6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6
- 导言16-33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6-18
- 二、研究综述18-27
- 三、研究的角度及思路27-30
- 四、研究方法30
- 五、文章的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30-33
- 第一章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来源33-57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理论探索与实践33-41
- 1.1.1 空想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33-35
- 1.1.2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35-38
- 1.1.3 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38-41
- 第二节 市场社会主义的演化进程41-49
- 1.2.1 市场社会主义的产生42-45
- 1.2.2 市场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45-48
- 1.2.3 市场社会主义的涵义48-49
- 第三节 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49-57
- 1.3.1 自由社会主义思潮50-52
- 1.3.2 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52-54
- 1.3.3 社会改良主义者的社会主义改良思想54-57
- 第二章 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57-85
- 第一节 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57-64
- 2.1.1 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理论动因57-60
- 2.1.2 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实践背景60-62
- 2.1.3 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62-64
- 第二节 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模式64-73
- 2.2.1 奥斯卡·兰格的“竞争的社会主义”模式64-66
- 2.2.2 弗·布鲁斯的“导入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66-68
- 2.2.3 亚诺什·科尔奈的“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模式68-71
- 2.2.4 奥塔·锡克的“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分配计划”模式71-73
- 第三节 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的实践73-85
- 2.3.1 南斯拉夫市场社会主义的实践74-77
- 2.3.2 匈牙利市场社会主义的实践77-80
- 2.3.3 波兰市场社会主义的实践80-82
- 2.3.4 捷克斯洛伐克市场社会主义的实践82-85
- 第三章 科学认识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85-108
- 第一节 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的贡献85-92
- 3.1.1 提出并论证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大命题85-87
- 3.1.2 初步构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典型模式87-90
- 3.1.3 提供了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视角90-92
- 第二节 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的局限性92-98
- 3.2.1 理论构想的“乌托邦”性92-94
- 3.2.2 实践模式的不可行性94-96
- 3.2.3 理论体系的不完整性96-98
- 第三节 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的进一步探索与检验98-108
- 3.3.1 西方基于东欧市场社会主义基础上的持续探索98-100
- 3.3.2 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对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的借鉴与实践100-104
- 3.3.3 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的前景分析104-108
- 第四章 东欧市场社会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研究108-141
- 第一节 东欧市场社会主义对我国的影响108-114
- 4.1.1 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108-111
- 4.1.2 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探索的影响111-112
- 4.1.3 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影响的评价112-114
- 第二节 东欧市场社会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之处114-121
- 4.2.1 产生条件相同115-117
- 4.2.2 价值目标相同117-119
- 4.2.3 体制构建基础相同119-121
- 第三节 东欧市场社会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差异121-131
- 4.3.1 理论依据不同121-125
- 4.3.2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不同125-127
- 4.3.3 实践路径选择不同127-131
- 第四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的超越131-141
- 4.4.1 理论前提——“社会主义”理解的超越131-134
- 4.4.2 “市场”地位认知的超越134-137
- 4.4.3 所有制理论与模式探索的超越137-141
- 第五章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的借鉴141-178
-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困境141-147
- 5.1.1 理论创新的思想阻抗性强141-143
- 5.1.2 理论创新研究面临方法论困境143-145
- 5.1.3 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脱离145-147
-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147-154
- 5.2.1 市场与政府关系尚未理顺147-149
- 5.2.2 市场体系还欠完善149-151
- 5.2.3 所有制改革步履维艰151-154
- 第三节 对东欧市场社会主义的借鉴154-178
- 5.3.1 不断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55-163
- 5.3.2 继续加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力度163-173
- 5.3.3 从本国国情出发探索经济体制的有效模式173-178
- 结束语178-180
- 参考文献180-185
- 致谢185-187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龙芳;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发展的四个阶段[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7年01期
2 景维民;王永兴;;原苏东国家市场社会主义改革失败原因的新探索——基于混合经济结构优化视角的考察[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年02期
3 刘志铭;从市场社会主义的发展看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兼容性[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张利华;卡德尔社会主义自治理论研究(摘要)[J];国际政治研究;1994年03期
5 余文烈;市场社会主义论战一百年[J];国外理论动态;2000年01期
6 王达品;市场社会主义思潮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7 裴显霖 ,王云中;前南斯拉夫实行“市场社会主义经济”的失败与借鉴[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8 阿莱科·洛弗,谢炳炎;“市场社会主义”评论[J];国外财经;2000年04期
9 陈学明;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评苏东剧变后国外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的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10 彭必源;我国学者视野中的市场社会主义[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本文编号:777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777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