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理论困境的哲学反思——基于对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剖析
本文关键词: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理论困境的哲学反思——基于对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剖析
更多相关文章: 反马克思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理论困境 哲学反思
【摘要】:民主社会主义是当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中最具有迷惑性的一种理论。民主社会主义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它以对自由和平等价值的追求界定"民主"和"社会主义",企图以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的民主形式实现所谓的社会主义,这是一种以民主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颠倒的理论;社会主义被界定为一种自由平等价值形态的概念,使民主社会主义在对社会主义认识起点上就存在着偏差;混乱的逻辑、认识起点的偏差必然导致方法论上混乱的折中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而不是唯物主义,这样也就决定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民主社会主义的根源性问题。通过对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困境的哲学分析,有助于我们辨别清楚其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本质。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反马克思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理论困境 哲学反思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机理及应对策略研究”(14BKS103) 校级项目“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思想的影响方式及应对机制研究”(52WW14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91.6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国内反马克思主义的声音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大有要争夺马克思主义主流话语权的气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日趋深入,意识形态的斗争日渐激烈,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形成了很大的挑战。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宛小平;理性·反理性·非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严文波;徐红霞;;不能用民主社会主义取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王学谦,张福贵;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郑师渠;;欧战后梁启超的文化自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李斯霞;试析马克思关于社会变革的理论及其时代意义[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6 李兵;生育行动的结构[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陈文新,王君丽;对马克思制度理论的新解读[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8 刘力永;;从萨特到普兰查斯:瓦解“经济决定论”的逻辑之旅[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9 卢学英;;价值多元主义与法律整合[J];研究生法学;1999年04期
10 卢学英;;网络表达对民主的践行与间离[J];当代传播;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建和;张泉;;构建建筑师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一种类型学的解决方案[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周贤润;;经典社会学理论的融合:对行动—结构—功能的总结与尝试[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肖瑛;;构建总体性的友好社会——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4 东方朔;;理性、现代性与中国哲学的未来——兼评新儒家对传统哲学现代转化之探寻[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赵卫忠;申海平;韩冰;刘莹;陈素萍;;公众依托网络监督政府研究[A];201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10年
6 邓集文;;健全我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监督机制的思考[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邓集文;;当前中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监督机制创新的借鉴与路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俊生;;国际关系理论的普适性与国别性:一个知识性的梳理[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9 缪青;;社会和谐·公民文化·公民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10 孙寿涛;;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数量增长与构成变动[A];“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伟;超越与救赎:神秘主义精神气质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D];浙江大学;2010年
2 董琼华;社会转型中的认知范式与价值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重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孙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早期进程研究(1921-1938)[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国平;当代政治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锦峰;国民党治下的国家与工人阶级,,1924-1949[D];复旦大学;2011年
6 刘召;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批判与重构[D];南京大学;2011年
7 崔潮;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8 李根寿;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高娟;责任政府导向下的政府回应力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李庆华;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先进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纾月;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观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翟正国;转型时期中国国家自主性问题探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洪坤;马克思与诺思:国家理论的比较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睿;我不只是接班人——家族企业继承人对企业传承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窦帅;我国政府诚信的法律制度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闫佳;托马斯·迈尔转型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陈慧;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蒋明;马克思主义民主观视野下的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林宝煌;涂尔干社会学论域下道德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10 赵琪;列斐伏尔的经济增长批判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文玲;技术应用负效应的哲学反思[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2 廖光焰;“大跃进”的哲学反思[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9年S2期
3 许春华,张晓燕;全球化的哲学反思[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02期
4 武晟;对建国50年光辉历程的哲学反思与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思考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J];岭南学刊;2000年01期
5 都淦,王晋;现实政治的哲学反思——评任中平教授的新作《政治哲学导论》[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6 杨异之;;当代政治伦理的实践探索与哲学反思——“政治与伦理:应用政治哲学的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研究;2006年03期
7 粟竹玲;;我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反思[J];成功(教育);2008年08期
8 张海雷;;法、秩序、自由的法哲学反思[J];法制与社会;2010年01期
9 宋文新;对实事求是的哲学反思[J];长白学刊;1998年02期
10 李晓寰;对现代迷信的哲学反思[J];探索;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丰子义;;“发展”的哲学反思[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2 刘吉发;;“人本”价值观的哲学反思[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3 邓希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路径——基于已有研究的哲学反思[A];和谐社会建设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4 张庆熊;;死和永生的问题——在科学时代的哲学反思[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一辑[C];2004年
5 李鹏程;;“资本”的文化哲学反思[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6 孙凯飞;;东方智慧和21世纪人类的生存发展[A];老子故里话老子(第十一集)[C];2004年
7 季国清;;反思反思的时代[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文件[C];2001年
8 文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法论的哲学反思》[A];毛泽东研究2012年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卜长莉;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哲学反思、文化探究和发展展望[N];吉林日报;2014年
2 俞吾金 复旦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主任 哲学学院教授;哲学反思与语言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王丰年;哲学反思可持续发展[N];光明日报;2001年
4 ;哲学反思和建构照亮时代的文化自觉[N];文汇报;2014年
5 刘利;技术时代的哲学反思[N];中华读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饶明辉;当代西方知识产权理论的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双雄;价值目标的哲学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晓刚;社会发展代价的哲学反思[D];西北大学;2009年
3 辛欣;当代高等教育走向及其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5年
4 侯峰;古典数学思想的中西比较及哲学反思[D];山西大学;2005年
5 穆雯茜;质量概念的起源与建立[D];南京大学;2013年
6 周雅凡;人工智能的哲学反思[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32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832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