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约翰.罗默机会平等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12:34

  本文关键词:约翰.罗默机会平等理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机会平等 约翰·罗默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摘要】: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学者,约翰·罗默以其擅长运用严密精巧的数理模型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概念蜚声世界。面对西方政治哲学自由派反社会主义的挑战,罗默重点研究政治哲学及分配正义,试图建立平等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模型为马克思主义辩护。通过模型推演,罗默形成了以机会平等为核心的平等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从西方政治哲学分配正义的角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正义观,拓宽了社会主义平等观的视野,提出了新的社会主义平等的实现路径。然而,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罗默尽管对马克思主义的部分经典理论做了基于数学模型等现代科学方法的“科学化”解读,但是这种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使其理论成果不可能与马克思的原意完全吻合,其理论模型也无法克服与复杂现实的差异,付诸实践的可能性很小。本文以罗默机会平等理论为核心,首先从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及罗默研究的政治哲学转向和罗默理论成果的发展中厘清罗默平等主义思想的演变,然后从价值基础、理论基础、政策模型以及实现途径等方面透析罗默的机会平等理论,以把握罗默平等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核心,最后通过对其理论模型的评析,明确其机会平等理论的理论地位和学术价值,并从中反思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科学内涵,以更好的把握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的真谛。
【关键词】:机会平等 约翰·罗默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08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导论9-17
  • 一、课题来源9-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0-15
  • (一) 国内研究现状10-14
  • (二)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三) 研究现状述评15
  • 三、选题的意义、研究内容、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15-17
  • (一) 研究意义15-16
  • (二) 研究内容16
  • (三) 创新之处16
  • (四) 研究方法16-17
  • 第一章 罗默平等主义思想的演变17-26
  • 一、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转向17-19
  • (一) 自由至上主义的挑战17-18
  • (二) 政治哲学的转向18-19
  • 二、罗默早期研究的重点领域19-24
  • (一) 一般剥削理论20-21
  • (二) 阶级理论21-22
  • (三)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22-24
  • 三、从福利平等转向机会平等24-26
  • (一) 福利平等的局限性24-25
  • (二) 机会平等是实现分配正义目标的前提25-26
  • 第二章 罗默机会平等理论的建构26-42
  • 一、罗默机会平等理论的历史镜像26-27
  • (一) 对战后资本主义分配新形势的批判26-27
  • (二) 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27
  • 二、罗默机会平等理论的理论渊源27-29
  • 三、罗默机会平等理论的建立29-30
  • (一) 机会平等的界定29
  • (二) 基于结果平等的高福利政策挫伤社会效率29-30
  • (三) 机会平等是强调个人选择与责任的平等30
  • 四、罗默机会平等理论的政策模型30-38
  • (一) 机会平等的影响因素31
  • (二) 机会平等的政策模型(EOp)31-37
  • (三) 机会平等模型的适用范围37-38
  • 五、罗默机会平等理论的实现途径38-42
  • (一) 资源分配与行政干预评估38
  • (二) 以教育政策优化劳动收入分配38-39
  • (三) 风险同质性改变平等偏好39-42
  • 第三章 对罗默机会平等理论的评析42-47
  • 一、机会平等在罗默理论中的地位及作用42-43
  • (一) 机会平等:罗默理论的核心价值42
  • (二) 机会平等: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正义观42-43
  • (三) 机会平等:罗默的马克思主义道德理想和价值追求43
  • 二、罗默机会平等理论的学术价值43-44
  • (一) 数理模型与马克思命题的结合有效增强理论的说服力43-44
  • (二)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分配正义思想44
  • (三) 丰富了社会主义的平等主义学说44
  • 三、罗默机会平等理论的理论效应44-45
  • 四、罗默机会平等理论的局限性45-47
  • (一) 对现实批判强度不足45
  • (二) 偏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45-46
  • (三) 理论模型与现实存在较大差异46-47
  • 结语47-49
  • 参考文献49-54
  • 致谢54-5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忠桥;社会主义及其未来——约翰·罗默访谈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1期

2 何立胜,王萌;马克思与罗默的剥削理论范式比较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01期

3 王朝科;;论罗默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否定[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06期

4 胡孝四;郑小升;;罗默与马克思剥削理论的逻辑思路之比较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06期

5 周传真;;浅谈罗默对马克思剥削理论的发展[J];双语学习;2007年06期

6 赵磊;;评罗默的剥削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12期

7 郁夫;罗默“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评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尚凤;林美卿;;罗默与马克思剥削理论的比较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王晓宁;王艳红;;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社会平等问题——兼析罗默的平等观[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林晖;;约翰·罗默的方法论及其在剥削理论中的运用[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11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妙法;朱士群;;罗默的剥削理论及其所引发的论争[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2 林晖;;约翰·罗默的方法论及其在剥削理论中的运用[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聂文军;;约翰·罗默“一般剥削理论”的伦理意蕴[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锐;克里斯蒂娜·罗默 不爱白宫爱讲台[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王淼;公平促进效率与长期繁荣[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商报记者 渠竞帆;阿呆系列与弗罗默系列的成功故事[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4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明明;市场社会主义:约翰·罗默的理论修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国际金融记者 乐平;奥巴马智囊辞职背后[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6 洪浩 本报记者 张守营;“我们的后代有要求福利的权利”[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覃安基;约翰·罗默的平等主义:从逻辑推演到社会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轩;约翰·罗默阶级理论评析[D];广西大学;2015年

2 韩晓阳;资本主义的不公正与不平等[D];辽宁大学;2015年

3 白明明;分析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罗默剥削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马骁;约翰.罗默机会平等理论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5 鲁婷婷;约翰·罗默的剥削理论探微[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张霞;约翰·罗默公正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于文龙;约翰·罗默剥削理论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8 樊星;罗默的正义思想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9 娜仁琪琪格;马克思与罗默剥削理论的分析及比较[D];内蒙古大学;2008年

10 马玉;罗默“虚拟证券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63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863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6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