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文化公民身份的认同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12:20

  本文关键词:文化公民身份的认同问题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 文化公民身份 身份 认同


【摘要】:文化公民身份问题是一种试图通过建立沟通性社会而设置的论题,它通过解构文化中存在的主体与客体建构的中心—边缘结构,消解二元结构所产生的不平等文化对人们生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通过纳入"他者"视角,从文化的主体间性形成的平等关系,寻找认同和承认的政治空间,从而重塑新型共同体。审视文化公民身份认同在社会转型时期发挥的作用,为公民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呈现一种新的转机和希望,并为解决全球化背景下人类遭遇的环境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粮食短缺和核危机等难题指明出路。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文化 文化公民身份 身份 认同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社会共同体与公民身份认同研究”(11BZX015)
【分类号】:D032
【正文快照】: 史蒂文森的《文化公民身份》、特纳的《文化公民身份的理论概要》、比安切尼的《文化公民身份与西欧的城市治理》等分别对“文化公民身份”问题做了深入探究,指认“文化公民身份”是一个跨学科性的概念,是公民身份的延伸和具体化。它向我们展现了公民身份的文化维度,旨在文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剑英;文化认同危机与建构社会基本价值观的紧迫性[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再祥;;现代性背景下的安乐死合法性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张静静;;论阿多诺对审美愉悦感的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吴登峰;戴着镣铐舞蹈——《许三观卖血记》寓言性之初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赵付科;李安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大革命”成因问题研究述评[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5 李里峰;;党组织、党员与群众——华北土改期间的整党运动[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6 李斌;;现代性视野中的流浪意识——以“新时期”以来的汉语文学为中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戴兆国;马克思伦理精神的现代性审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方敏;;现代性的历史进程、内涵和实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贺飞,陈世永;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建——从文化传统看中国的现代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侯大为;;从康德哲学看启蒙运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涛;;德性的荒野及其拯救[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朱军;;国家繁荣的标志:多元化下的价值统一——转型时期政府塑造社会认同感的职能研究[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3 孙尚扬;;反思明末士大夫天主教徒对“天学”的本土化诠释[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4 董国俊;;依然活着的现代性——评王一川《中国现代学引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5 吴子林;;文学与政治的双重迷失——“文革”时期文学理论及其反思[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1)[C];2011年

6 吴超;;“文化大革命”起源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松青;;群体性事件社会动员的动力机制探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黄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学中的“上海形象”[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鸿声;;新中国形象与国家工业化——50-70年代文学中的上海想象[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龙艳;;文学的宗教伦理批评——以西方文学与基督宗教为例[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6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7 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艺虹;世纪之交都市言情剧的情爱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5 付克锋;中国社会发展良性利益互动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任春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文化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吴福妹;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启示[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悟岩;优雅的反叛[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9 史素菡;哈代威塞克斯小说作品的主题性隐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庞雪晨;近代云南农学书刊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霞;公民身份理论内涵探析[J];人文杂志;2005年03期

2 李攀;;对公民身份双重维度的演变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3 张海夫;;公民社会的生成与公民身份的变迁[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S1期

4 赵光锐;;欧洲公民与国家公民:欧盟双重公民身份问题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李明明;;从移民安全问题看欧盟的公民身份制度[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郭忠华;;公民身份的研究范式——理论把握与本土化解释[J];学海;2009年03期

7 郭忠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公民身份体系的建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从崭新的社会政策角度全面考察公民身份[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01期

9 岳立涛;;农民社会资本的嬗变及其对农民公民身份的塑构——以山东农村X村为例[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蒋红军;;公民身份导向的城市化发展及其影响[J];理论与改革;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宏彩;;公民身份、公民社会与公共秩序——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分析框架和政策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孟山;公民身份:西方与中国的时空错异[N];华夏时报;2010年

2 迈克尔·J.桑德尔 王佳祺 编译整理;公民身份:面向世界的认同与表达[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冯玉军;全球化时代的“公民身份”困境[N];检察日报;2011年

4 特约记者 郭忠华 中山大学;重新思考女性主义公民身份[N];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特约记者 郭忠华 (中山大学);东方社会的公民身份[N];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杨绿 编译;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公民身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岳明珠;“婚姻状态”脱离公民身份标签尚需慎重[N];中国商报;2013年

8 英国开放大学教授 恩靳·F·艾辛 郭忠华 译;公民身份行为在不同行动中得以实现[N];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陈小方;美海外居民纷纷放弃美国公民身份[N];法制日报;2014年

10 记者 胡光耀;放宽移民政策[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昌林;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在平等与不平等之间: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海荣;关于公民身份行为的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和雪;公民身份意识及其培育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4 吴晓;公民身份理论视角下的马克思公民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李君静;公民身份理论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6 李佳雯;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及其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严俊;西方公民身份理论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郭欢欢;五四知识分子关于中国人身份的讨论[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蒋少飞;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中的公民身份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10 孟超;论我国公民身份认同对公民社会发展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的选择[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69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869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2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