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本文关键词: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领导人,在领导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进行革命以及建设的实践进程中,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民主建党学说的基础上,批判的借鉴吸收卢森堡、考茨基以及俄国民粹主义革命派的民主党建思想理论,形成了其自成体系的党内民主思想,这一思想对我们中国共产党当前的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本文主要讲述了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产生的理论根源以及发展的阶段、列宁党内民主的思想发展历程、进一步完善了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在此部分首先重点考察了列宁党内民主思想内涵,其中主要包括列宁对于其党内民主思想概念的阐释、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实行原则两部分。其次对列宁党内民主思想基本内容进行了阐述,其党内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有: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内广泛的民主选举制与罢免制、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党内民主监督制、党内民主应当加强文化建设等,其中关于加强党内文化的部分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另外本文还对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描述。笔者认为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的历史贡献主要有:系统阐述了党内民主的实质内涵和基本内容、开创了党的代表会议制度、专门论述了党内监督制度、初步阐述了文化与党内民主的关系以及揭示了党内民主应当与一定的历史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原则。最后笔者对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历史局限性进行了较为客观的描述:强调集中有余而民主不足、关于党内民主的某些想法带有空想成分、制度建设不够完备、对文化与党内民主关系的认识不深入等。 论文的最后一章重点研究了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一是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与集体领导制。主要包括正确理解党内民主与党内集中的辩证统一、坚持集体领导和防范个人专断等。二是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主要包括明确规定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年会制及代表常任制等。三是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包括进一步扩大党内直选的范围、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与范围、改革和完善候选人提名制度、以及建立健全罢免制等。四是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主要有确保监督部门的独立性与权威性、进一步提高监督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等内容。第五是加强党内文化建设。主要有培育党内民主型政党文化、加强党员文化素质教育等内容,这一理论是当前的学术研究中比较少的。 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民主建党理论的继承与延伸,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贡献,同时对中国共产党当前的党内民主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然而,因为受到历史现实等客观因素以及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影响,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不可避免的存在其历史局限。所以我们不可照搬照抄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但是列宁党内民主建设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当前的党内民主建设仍然保有其珍贵价值。
【关键词】:列宁 党内民主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082;A8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绪论10-17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10-12
- (一)、选题缘由10-11
- (二)、研究意义11-12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12-15
- (一)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二)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三、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5
- 四、论文创新之处15-17
- 第一章 列宁党内民主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及发展历程17-32
- 一、列宁党内民主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17-24
-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党内民主思想17-21
- (二) 卡尔·考茨基与罗莎·卢森堡的党内民主思想21-24
- (三) 俄国平民革命者的革命民粹主义24
- 二、列宁党内民主的提出及发展历程24-32
- (一) “集中制”时期(1898年至1905年)25-27
- (二) “民主集中制”时期(1905年至1917年)27-29
- (三) “极端集中制”时期(1918年至1921年)29-30
- (四) “工人民主制”时期(1921年至1922年12月)30-31
- (五) 列宁“政治遗嘱”中的党内民主思想(1922年12月至1923年3月)31-32
- 第二章 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内涵及其基本内容32-45
- 一、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内涵32-35
- (一) 列宁对于其党内民主思想概念的阐释32-33
- (二) 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实行原则33-35
- 二、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35-45
- (一) 健全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35-36
- (二) 坚持党的代表大会制度36-38
- (三) 健全党内广泛的民主选举制与罢免制38-40
- (四) 坚持实行党的集体领导制40-42
- (五) 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制42-43
- (六) 增强党内的文化发展与建设43-45
- 第三章 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历史地位45-55
- 一、中外学者的评价45-47
- 二、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历史贡献47-51
- (一) 完整阐述了党内民主的实质内涵和主要内容47-48
- (二) 开创了党的代表会议制度48-49
- (三) 明确阐述了党内监督制度49
- (四) 初步阐述了文化与党内民主的关系49-50
- (五) 揭示了党内民主应当与一定的历史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原则50-51
- 三、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历史局限51-55
- (一) 强调集中有余而民主不足51-52
- (二) 关于党内民主的某些想法带有空想成分52-53
- (三) 制度建设不够完备53
- (四) 对文化与党内民主关系的认识不深入53-55
- 第四章 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55-65
- 一、有利于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与集体领导制55-57
- (一) 有利于正确理解党内民主与党内集中的辩证统一55-56
- (二) 有利于坚持集体领导和防范个人专断56-57
- 二、有利于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57-58
- (一) 明确规定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57
- (二) 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年会制及代表常任制57-58
- 三、有利于完善党内选举制度58-61
- (一) 进一步扩大党内直选的范围59
- (二) 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与范围59-60
- (三) 改革和完善候选人提名制度60
- (四) 建立健全罢免制60-61
- 四、有利于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61-62
- (一) 保证监督部门的独立性61-62
- (二) 进一步提高监督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62
- 五、有利于加强党内文化建设62-65
- (一) 培育党内民主型政党文化63
- (二) 加强党员文化素质教育63-65
- 结语65-66
- 参考文献66-69
- 致谢69-70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和平;;关于作风建设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对策[J];湘南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叶剑锋;;列宁推进党内民主的历史经验[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6期
3 王进芬;;列宁关于执政党党内民主决策的探索与尝试[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2期
4 潘立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J];党政干部学刊;2003年03期
5 尹彦;列宁时期党内“民主的集中制”研究[J];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05期
6 郑异凡;俄共(布)党内民主问题的历史考察[J];今日东欧中亚;2000年01期
7 司永海;;列宁党内民主思想探源[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8 俞良早;论“东方列宁学”的产生——20世纪列宁学说研究的回顾与评述之一[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9 黄晓峰;论列宁关于民主集中制的理论与实践[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10 王愉人;集体领导原则与委员会制的内在冲突[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司永海;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金河;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认识与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晶晶;列宁民主集中制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萍;列宁党内民主思想及现实思考[D];山东大学;2005年
4 孙素娟;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5 朱俊;论列宁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69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869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