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管子》政治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2 11:30

  本文关键词:《管子》政治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道家 无为 因循 民本 政治


【摘要】:本文以《管子》的政治哲学和政治思想体系为研究对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逻辑的方法、历史的方法、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问题研究法,以及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专门学科研究方法相结合作为基本工作方法,详细探讨分析了《管子》政治哲学、政治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理论特色及其思想史地位。 笔者认为,《管子》作为稷下学派一部集大成的理论著作,其写作目的就是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理论代言人的基本立场上,对战国和战国以前的诸子百家学说进行批判性的总结与继承,以构筑自己新的理论体系,为即将统一的封建国家和封建帝王提供治国方略。《管子》的作者群体,坚持以道家朴素唯物主义宇宙观和进化的社会历史观为指导,以改造后的法家学说为基本骨架,以儒家民本、礼义思想为血肉,以阴阳家、兵家、纵横家、农家、轻重家、名家等学说精髓为外衣,贯彻了“君本”与“民本”理论并重与调和的方针,构建了一种既倡扬主体意识,肯定民众主体地位和作用,又坚持“利出一孔”,实现君主权力、利益最大化,为封建君主专制体制摇旗呐喊,并进行合法性论证的政治学说体系。它的政治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老庄道家的超越精神,把道家的理性主义推向了极至;它抛弃了法家学说赤裸裸的无情面孔,继承了“人性好利”这一分析政治的不二法门,装饰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脉脉温情;它的“民本论”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上都站在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高峰上;它的法律思想和军事外交思想,尤其是商业治国的“轻重”理论体现了很强的历史进步性,这是稷下学派提供的一套非常系统和完整的政治学说体系,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大经大法,对丰富中国政治思想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引言中,笔者阐明了学术界对于政治哲学和政治思想研究的不同方法路径,以及本论文研究采用的基本方法。笔者还介绍了管仲的生平、《管子》的作者群体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管子》的版本和流传情况、《管子》目前研究的状况;在正文中,笔者探讨了《管子》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政治哲学就会对应相应的政治思想,所以在研究《管子》政治思想之前首先要搞清《管子》政治学说主张的形而上的基础;本文介绍了《管子》的君主学说,包含了君主无为论、君主修养论、君臣关系、人才观等,这是中国传统各种君本政治理论最核心的内容,《管子》也概莫能外;本文研究了《管子》的“牧民”理论,包括了民本思想、民俗理论、教育思想。在各种施政措施中,“民本”思想是其闪光点;本文解读了《管子》的法律思想,它的作者们将“法术势”运用发挥到淋漓尽致,从中能看出法家学说在《管子》文本上打下的深刻烙印;本文研究了《管子》的军事、外交思想,毕竟追求王霸之术是《管子》的主要写作目的。《管子》从“兵战”和“外交战”相配合方面全面阐释了自己的兵学理论,而《管子》学派所推崇的管仲在追求富国强兵的政治军事实践中确实也可圈可点;本文还重点解读了《管子》的“商战”理论,运用经济手段达到政治军事目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管子》政治思想中最天才的部分,也是它与其他诸子学说相比最大的特色;最后本文比较研究了《管子》与《淮南子》以及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政治思想的异同。《管子》与《淮南子》同样是带有综合色彩的“杂家”理论巨著,它们的写作目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方式有相似之处。《管子》和《君主论》都包含大量君主统治技巧的内容,它们各自体现了面对不同的历史文化社会传统和文明形态,东西方政治学者的不同主张与智慧。 通过对《管子》政治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全景式解读,笔者试图探讨思索现当代中国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嬗变过程中,随着文明的交流与碰撞,《管子》政治思想中哪些部分由于社会基础的改变需要摈弃,哪些部分还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可以作为我们今天构建政治文明的思想资源。的确,中国传统政治中的种种糟粕和遗毒,都可以在《管子》“利出一孔”的政策主张中找到影子。但是,把中国社会所有的问题乃至民族的劣根性都归结到管仲和《管子》身上,毕竟不是历史主义的态度,单纯地突出《管子》中的贫民术就完全忽略了管仲的治国理念中还有丰富的“藏富于民”的理念,还有“均地分力”,“相地而衰征”的主张。历史地分析,这在奴隶制度还未完全解体的情况下是十分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大繁荣的,事实上齐国的富国强兵也从客观上证实了这一点。而具体到《管子》这本书,应该说是先秦时代治国思想的集大成者,是百家思想争鸣和融合的结果。中国的历史发展到战国末期,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成为各派思想家为大一统的封建君主提供的最终共同方案,日后两千年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已经清晰可寻。可以说以后历朝历代,清醒一点的统治者都是杂家,都是《管子》思想的奉行者和实践者。从这个意义上说,“管仲陷阱”是各家各派共同制造出来的,把这笔账算在管仲一个人和《管子》一本书身上,显然是不够厚道的。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和闭关锁国的旧中国大大不同,尽管我们承认,由于中国专制官僚政治的超级稳固性和社会形态的凝固化,我们离开《管子》描述的时代并不太久远,反封建与思想启蒙依然任重道远。官本位、贫富差距巨大、垄断行业侵蚀民间资本、“国进民退”客观存在,物权法还难以真正保障民众财产权,等等。这些都可以借助《管子》找到它历史的、思想的、理论的来源与其存在必然性、合理性的解释。但是,这毕竟是一个改革的时代。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是讲究权变的,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产生了无数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他们不盲从,不迷信,适应时代的变迁与人民的呼声,才让我们的民族与国家没有被淘汰而走向复兴的今天。中国人说变则通,通则久。《管子》一书固然是后学托名于管仲,然而既然它的作者们崇拜的对象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变革精神理所当然的成为贯穿于《管子》论政的主线,体现为《管子》政治思想的总体特征。通过对《管子》政治哲学、政治思想的分析,不难发现,进化观点、义利观点、和谐观点、因循观点、综合观点五大思想观点构成了这一伟大变革精神的主要内容。《管子》中的革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给身处改革开放伟大时代的我们最大的启示可能就是:在这个变革的世界中与时俱进,竞争生存,唯一值得我们奉为圭臬的就是变革本身。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政治思想上的进步往往要滞后于现实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天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需要虚心从传统政治文明和西方政治文明中汲取营养。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也是维护经济改革成果,追求长治久安的需要。尽管历朝历代的清醒的政治家都从《管子》中汲取了治国理政的思路和政策措施,但是因为与漫长封建社会占据主流思想的儒家学说有异,加之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学术兴趣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包括《管子》研究在内的诸子学不兴,中国再也难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宴。直至清末,面对内忧外患,先进的人物开始思索封建社会以及儒家学说的内在弊端,并力图从包括诸子百家在内的中外思想资源中汲取营养,这种状况才有所改观。但是由于近几十年来新儒家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不断扩大,“心性之学”越来越将诸子学挤压到边缘化的角度,管子学研究也概莫能外。直至今日,学界对于《管子》尤其是《管子》治国理政学说的研究与重视程度与它的重要性相比,仍是不成比例的。本文可以被看作一次力图提升《管子》思想史地位的学术努力。由于笔者的跨学科专业背景,因而在撰写论文中,自觉地运用了当代社会学与政治学的某些理论范式分析解决问题,注重阐发《管子》政治哲学、政治思想中可以跨越阶级、跨越时代,具有当代价值的思想遗产。以期发挥《管子》政治智慧在我们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实践中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道家 无为 因循 民本 政治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092;B226.1
【目录】:
  • 摘要3-7
  • Abstract7-12
  • 目录12-14
  • 引言14-20
  • 一、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研究的基本路径15-17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17-20
  • 第一章 《管子》概述20-26
  • 一、《管子》的作者和时代20-23
  • 二、《管子》整理、流传与研究现状23-26
  • 第二章 《管子》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26-47
  • 一、天道自然观27-32
  • 二、朴素的唯物辩证法32-37
  • 三、认识论37-43
  • 四、《管子》政治思想的指导原则43-47
  • 第三章 《管子》的君主论47-67
  • 一、无为论和君主修养论47-51
  • 二、论“君臣关系”51-57
  • 三、人才观57-67
  • 第四章 《管子》的“牧民”学说67-86
  • 一、民本理论67-74
  • 二、民俗教化思想74-80
  • 三、教育思想80-86
  • 第五章 《管子》的法律思想86-96
  • 一、法的概念及其特征86-89
  • 二、立法审慎,以法治国89-92
  • 三、尊君重势,“与民一体”92-94
  • 四、“兼听独断”,治国用“术”94-96
  • 第六章 《管子》的军事、外交思想96-106
  • 一、“慎谋保国”的战争观96-97
  • 二、发展生产基础上富国强兵的思想97-99
  • 三、严军纪、轻死节的节制之兵99-100
  • 四、兵未出,计先行的谋略思想100-102
  • 五、善交胜于攻取102-106
  • 第七章 《管子》的商业治国理论106-119
  • 一、“务本论”和“富国论”106-107
  • 二、以“轻重”治国说107-110
  • 三、关于市场规律的认识110-112
  • 四、“利出一孔”的国家垄断以牟利论112-116
  • 五、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治国方略116-119
  • 第八章 《管子》政治思想的比较研究119-139
  • 一、《管子》政治思想对《淮南子》的影响119-127
  • 二、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与《管子》“君主论”之异同127-139
  • 结论 跳出管仲陷阱推进政治改革139-150
  • 参考文献150-155
  • 致谢155-156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1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杰文;《管子》理财之道及其渊源[J];管子学刊;1997年01期

2 罗以迪;试论《管子》作者[J];管子学刊;1994年02期

3 赵清文;论《管子》的“以人为本”思想[J];管子学刊;2004年04期

4 龙锦阳;《管子》以法治国论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5 张少红;论《管子》的用人思想[J];东岳论丛;1997年05期

6 宋玉顺;论《管子》的工商业思想[J];管子学刊;1994年04期

7 陈瑞台;论《管子》的取予之道[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8 李英华;《管子》经济思想探析[J];管子学刊;1994年01期

9 胡家聪;论《管子》书系学派著作[J];管子学刊;1997年03期

10 邱文山,徐君;《管子》的道德观与德育教育[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冬梅;;《管子》和谐思想及其社会应用[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袁永飞;;《管子》政治思想的当代审查[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3 何迈;童凤莉;;有感于“以人为本”——读《管子》感受点滴[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4 李修贵;;浅谈《管子》“以百姓为天”的思想[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5 李伯春;;《管子》的学术思想[A];管子和谐治国理念与当代科学发展观战略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8年

6 崔兰海;周怀宇;;立法治国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论《管子》尚法的理论贡献[A];管子和谐治国理念与当代科学发展观战略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8年

7 郭世东;;《管子》立法思想探析[A];管子和谐治国理念与当代科学发展观战略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8年

8 郭世东;;试论《管子》的执法思想[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9 王月宇;;《管子》论十大经济关系[A];管子和谐治国理念与当代科学发展观战略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8年

10 苏畅;周玄星;;《管子》营国思想于齐都临淄之体现[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怀X>;利在水也——《管子》与水(下)[N];中国水利报;2011年

2 靳怀X>;利在水也——《管子》与水(下)[N];中国水利报;2011年

3 隋丽娟;将浪漫情怀融入理性文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4 王诗宗;《管子》《考工记》中的数学知识(科技史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5 李力文;管仲赋税思想的启示[N];中国税务报;2001年

6 靳怀X>;利在水也——《管子》与水(下)[N];中国水利报;2011年

7 胡显中;略论管仲的功与过[N];光明日报;2005年

8 王丛岭;玉的品格[N];中国矿业报;2004年

9 马宝珠;传统地域文化研究的力作[N];光明日报;2003年

10 吴赛勋;立秋之季话养生[N];大众卫生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耀;《管子》政治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2 李家祥;《管子》法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汲广林;《管子》道法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张军;《管子》中所见政治思想新论[D];西北大学;2012年

5 郝继东;清代管学文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池万兴;《管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俊敏;《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郭丽;《管子》文献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杨玲;先秦法家思想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尹清忠;《管子》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修贵;《管子》历史思想述论[D];安徽大学;2010年

2 吴振晖;试论《管子》的立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江苏大学;2010年

3 郭太成;试论《管子》农家思想的文学表述[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齐国强;《管子》教育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孔令俊;《管子》民本思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6 程娟;《管子》社会秩序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陈西茜;《管子》德刑思想探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陶成志;《管子》经济管理伦理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娣;《管子》的自然观[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姗;《管子》编排体例新探[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59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959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2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