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夫妻相犯研究
本文关键词:汉代夫妻相犯研究
【摘要】:夫妻伦理是古代中国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夫妻关系,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稳定。在亡秦的废墟之上建立的汉朝对建立社会伦理新秩序的需求非常迫切,而夫妻关系则是社会伦理教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儒家主张男尊女卑、夫妻和睦,汉代统治者也提倡夫尊妻卑、家庭和谐,但就汉代夫妻关系的实态而言,亦存在不少夫妻不睦、夫妻相犯的事实。本文拟对汉代夫妻相犯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首先,对汉代的夫妻观和夫妻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从儒家思想、士大夫理念、汉代法制等多层面分析汉代的夫妻观念,以及夫对妻的权利,妻对夫的义务。其次,论述汉代夫犯妻的方式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反应。主要从休妻、抛妻、有妻更娶、虐妻与杀妻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汉代夫犯妻的方式,而社会各方面的反应主要包括妻的反应、妻家反应、夫家反应和他人反应等方面。再次,阐述汉代妻犯夫的方式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反应。主要从背夫逃亡、和奸与居丧奸、弃夫离异、虐夫与杀夫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妻犯夫的方式,而社会各方面的反应主要包括夫的反应、夫家反应、妻家反应和他人反应等方面。最后,分析汉代夫妻相犯的时代特征和原因。汉代夫妻相犯呈现出贵族官员多于平民、惩罚上不平等、夫犯妻多于妻犯夫、相犯方式多种多样等鲜明的时代特征;亦从汉代的社会大背景、妇女地位、儒家理念,以及政府政策等方面,分析汉代夫妻相犯的原因。
【关键词】:汉代 夫妻关系 相犯 七出 反应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34;B82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1
- 一、汉代的夫妻观和夫妻关系11-21
- (一)夫妻关系理念11-13
- (二)夫对妻的权利13-17
- 1、财产权14-15
- 2、教令权15
- 3、殴妻权15-16
- 4、休妻权16-17
- (三)妻对夫的义务17-21
- 1、贞操义务18
- 2、为夫隐匿的容隐义务18-19
- 3、夫丧期不再婚的义务19
- 4、侍奉公婆的义务19-21
- 二、汉代夫犯妻21-29
- (一)夫犯妻的方式21-25
- 1、据“七出”休妻21-22
- 2、抛弃妻子22-24
- 3、有妻更娶24
- 4、虐妻与杀妻24-25
- (二)妻的反应25-26
- 1、逆来顺受25
- 2、奋起反抗25-26
- (三)双方家庭反应26-27
- 1、妻家反应26-27
- 2、夫家反应27
- (四)他人的反应27-29
- 三、汉代妻犯夫29-37
- (一)妻犯夫的方式29-34
- 1、背夫逃亡29-30
- 2、和奸、居丧奸30-33
- 3、弃夫离异33-34
- 4、虐夫与杀夫34
- (二)夫的反应34-36
- 1、顺受与知情纵容35
- 2、对抗与杀妻35-36
- (三)双方家庭的反应36
- 1、妻家反应36
- 2、夫家反应36
- (四)他人反应36-37
- 四、汉代夫妻相犯的特征与原因37-45
- (一)汉代夫妻相犯的特征37-39
- 1、贵族官员多于平民37
- 2、惩罚不平等37-38
- 3、夫犯妻多于妻犯夫38-39
- 4、相犯方式多样化39
- (二)汉代夫妻相犯的原因39-45
- 1、政府法制政策的影响39-40
- 2、婚姻观念的宽松40-41
- 3、妇女地位相对较高41-42
- 4、儒家文化的影响42-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文星;第三讲 夫妻关系的发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年03期
2 王明霞;从明律看封建家庭的夫妻关系[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3 童莉茴;;沟通对夫妻关系意味着什么?——倾听的重要性[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年03期
4 杨小燕;;影响夫妻关系的九大心理因素[J];大众心理学;2009年01期
5 陶春芳;论社会主义夫妻关系[J];伦理学与精神文明;1983年02期
6 崔丽娟;老年人夫妻关系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5年04期
7 邢潜;使夫妻关系和谐的秘诀[J];世界文化;1996年04期
8 彭玉萍;;夫妻关系中的逆反心理[J];家庭中医药;2010年09期
9 张雷;;基于文化语言学的视角研究日语谚语所折射出的日本人的传统夫妻关系[J];现代企业教育;2012年23期
10 赵颖;夫妻交往中的艺术[J];心理世界;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池培莲;方晓义;;夫妻关系标准及相似性与婚姻满意感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刘勤学;方晓义;池培莲;;夫妻关系标准及相似性的特点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陈世民;张进辅;;夫妻关系模型的初步探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刘燕霞;;浅谈婚姻中的夫妻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德虎;;如何正确处理老年家庭矛盾的体会[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杨安国;梁慎思;;积极调适 促进老年人家庭人际关系和谐[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陶沙;董奇;张华;李蓓蕾;;夫妻关系与母亲教养行为的关系:母亲抚养困难的中介作用[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杨国安;梁慎思;;积极调适,促进代际和谐[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黄维贤;;夫妻关系对代际关系的影响[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张一兵;;文化转型对中国城市夫妻关系的影响[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原;专家提醒 别让电脑破坏夫妻关系[N];中国社会报;2007年
2 雅虎新闻 龙岩 译;夫妻关系影响寿命[N];北京科技报;2008年
3 堂吉伟德;贪官真正的问题是夫妻太“和”[N];广州日报;2010年
4 辽宁省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 朱贵升;培养夫妻间的亲密关系[N];中国医药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吴军华;超九成家庭夫妻关系和睦[N];中国妇女报;2012年
6 编译 杨孝文;夫妻关系“亲疏有致”更牢固[N];北京科技报;2013年
7 李茜;夫妻关系如何长久维系[N];工人日报;2007年
8 张晏如;心脏病和夫妻关系融洽与否有关[N];中国社会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金亮;改善夫妻关系可以寻求心理医生帮助[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罗小锋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维系留守家庭夫妻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云;中美城市现代婚姻家庭中的夫妻关系[D];郑州大学;2000年
2 张东泽;汉代夫妻相犯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3 廖佳雨;双流动家庭的夫妻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4 陈敏;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夫妻关系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
5 董f,
本文编号:1020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020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