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试论中国传统核心价值体系的初期形成

发布时间:2017-10-14 10:35

  本文关键词:试论中国传统核心价值体系的初期形成


  更多相关文章: 价值 传统核心价值体系 宗法 道德 事功 和谐


【摘要】:中华文明从夏代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几个文明体系之一,她自然生发、独立演化、精深博大并延续至今,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与凝聚力,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够保存传统文化的火种并继往开来的国度。然而,回溯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到:中国的历代王朝大都呈现出建立——兴盛——衰落——败亡的过程,其运行轨迹具有某种惊人的一致性,与之相似的是,中国古代文化也先后经历了兴起——蓬勃——整合——僵化的历程。中国古代文明为什么由初期的蓬勃万千落入了周而复始、裹足难前的困境?这与其文明本质——中国传统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密切关联。 中国传统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以宗法为本位,以道德为主导,以事功为要求,以和谐为理想的价值观念体系。溯其源头,是因为:作为当时主体民族的华夏先民居于黄河、长江流域的农耕地带,在那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农耕经济的主导地位、严峻的生存压力,使得华夏先民们逐渐塑成了安土重迁的小农习性,产生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思想以及维系宗法思想的伦理道德观念,催生出追求“和谐”、“中庸”的社会文化心理,并在未来的历史演化过程中逐步转化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 我国从夏代开始进入文明时期,经过商、周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宗法、德行、事功、和谐观念。春秋战国是中国特别值得研究的文化繁荣期,在这段时期里,中国传统核心价值体系既有沿袭又有革新,并且经历了战国乃至秦汉时期一再整合的尝试。到了汉王朝时期,随着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建立和巩固,必然要求高度统一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一情形下,汉儒董仲舒以先秦以来的儒家思想体系为基础,有机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的因子,提出一整套与当时统治相适应的思想体系,并不失时机的上书应诏从而为统治阶层所采纳运用,从此确立了封建时代皇权统治下的宗法专制,同时将儒家的伦理道德推广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这一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核心价值体系初步形成。此后,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每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封建价值观念虽然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变动,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居于统治和主导地位的传统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的民族、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和影响下,中华民族奠定了以“忠孝”为核心、以三纲五常为规范、以追求现世事功为特征、以人格境界升华为理想的价值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在汉代确立后,随之对中国文化、科技、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所要求的等级森严的伦理道德秩序,更是笼罩中国传统社会达数千年之久。
【关键词】:价值 传统核心价值体系 宗法 道德 事功 和谐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03
【目录】:
  • 目录3-4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8
  • 前言8-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一. 什么是中国传统核心价值体系10-11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内容11-14
  • 三. 研究的目的、思路与意义14-17
  • 第二章 中国传统核心价值体系生发、扎根的特殊环境17-22
  • 一.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17-18
  • 二. 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18-19
  • 三. 严峻的生存压力19-22
  • 第三章 中国传统核心价值体系的起源22-31
  • 一. 宗法思想的产生与宗法制度的确立22-25
  • 1. 分封制24
  • 2. 宗法制24
  • 3. 礼乐制24-25
  • 二. "德"的萌芽25-26
  • 三. 价值重心由"鬼神"转向"人事"26-28
  • 四. 早期的和谐思想28-31
  • 1. 自上而下的政治和谐28-29
  • 2. 潜移默化的文化和谐29-31
  • 第四章 中国传统核心价值体系的孕育31-37
  • 一. 宗法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沿革31-33
  • 二. 春秋时"道"与"德"的合流33-34
  • 三. 世俗事功思维的强化34-35
  • 四. 儒家对和谐思想的发挥35-37
  • 第五章 中国传统核心价值体系的初期形成37-47
  • 一. 学术思想的整合37-39
  • 1. 荀子对儒家的改造37-38
  • 2. 杂家的出现38
  • 3. 黄老的兴盛38-39
  • 4. 新儒学成为独尊39
  • 二. 新形势下家国同构体制的形成39-40
  • 三. 伦理纲常的树立40-42
  • 四. 道德主导的确立42-44
  • 五. 事功思维的凸显44
  • 六. 和谐理想的追求44-47
  • 结语47-49
  • 致谢49-50
  • 参考文献50-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国强;肖立斌;;析中国传统道德的认知方式[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许伟平;;中国古代宗法伦理思想的演变[J];法制与社会;2008年35期

3 张培国;周代宗法制度与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的关系探析[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李煌明;;儒家传统价值观对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启示[J];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05期

5 佟伟华;;磁山遗址的原始农业遗存及其相关的问题[J];农业考古;1984年01期

6 李鸣;王爱娟;;论当代中国文化矛盾与价值体系重建——兼论世界历史眼光下的中国价值体系重建[J];求实;2007年07期

7 梁景和;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特征[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8 高力;民族道德的起源和发展[J];思想战线;1996年01期

9 高恒天;;中国传统道德关系的特点[J];伦理学研究;2008年01期

10 李煌明;;论儒家传统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结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1030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030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7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