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代“审计”的法制内涵
发布时间:2017-10-20 04:02
本文关键词:论宋代“审计”的法制内涵
【摘要】:宋代在某些审计机构命名时,确实使用了审计一词,但在审计实践中,几乎不用"审计",而用审校、磨勘、勘会、勾稽等词。现代意义的审计,是到近代审计法出现后才被普遍使用的。宋朝审计及相关概念,从法律法规上看,主要是财政、财务、财物的审计,考核、鉴证、评价官吏的效率、责任、效益等,并且显现出利益与权力交集时的经济监督和权力制约,实质上是一种国家审计,反映我国审计史具有国家审计的法制传统。在研究审计史、审计法制史时,应当长时段地审视我国审计的传统文化,把握审计的内涵和文脉,以建构具有本土特色的审计法制。
【作者单位】: 南京审计大学博物馆/法学院;
【关键词】: 宋代 审计 法制 国家审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ZS104)
【分类号】:K244;F239.22
【正文快照】: 在我国法制史以及审计史上,具有现代含义的审计,首先是在宋代使用的,或者说是宋代人的发明,因为宋代出现了以审计命名的审计司、审计院等专门的审计机构。这无论从名称上还是从审计机构体系完善上讲,都是审计制度史上的重要事件。不过,其中审计司在宋代文献中记载不一,导致它,
本文编号:1065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065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