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经营西域中亚丝路新论
本文关键词:西汉经营西域中亚丝路新论
更多相关文章: 西汉 西域 中亚 丝路 边疆战略 军事安全 汉唐中国
【摘要】:西汉经营西域中亚丝路,主要是出于维护北边军事安全的地缘政治考量,属于西汉国家边疆战略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汉经济内在需要关系不大。经营西域中亚丝路不会给西汉经济带来多少收益,相反是西汉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西域中亚距离西汉内地过于遥远,军资后勤补给线过长无法保障。西汉虽能出兵讨伐西域中亚诸国,但不具备逐一消灭、驻军固守、移民实边、广筑亭障将之实土郡县化的能力,无法将军事和政治势力深入到西域中亚基层社会中。这使西汉所采取的官方贸易、和亲结盟、接纳质任、设府屯田等控制西域中亚诸国的措施效果有限,相反西汉在当地的军事政治活动还要靠西域中亚诸国的支持。西汉与西域中亚诸国之间经营丝路的目的并不一致,存在诸多政治和经济矛盾。一旦西汉朝廷政局动荡、北边军事形势严峻、国家财政入不敷出,西域中亚丝路诸国就会发动叛乱,导致西汉失去对西域中亚丝路的控制。西汉有诸多缺陷的经营西域中亚丝路的模式,被日后中原王朝所沿袭,是汉唐中国周期性失去丝路控制权的原因所在。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西汉 西域 中亚 丝路 边疆战略 军事安全 汉唐中国
【分类号】:K234.1
【正文快照】: 贯穿欧亚大陆的丝路,对汉唐中国来说不仅是一条与欧亚大陆主要国家和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也是关系到中国从敦煌到辽东万余公里北边边疆安全,1需要投入军事、经济和政治力量,与丝路主要国家和民族角逐的战略地带。对丝路的经营,是领土达到西域进抵中亚的汉唐中国无法回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辉;;唐代西域多元宗教文化的特征与影响探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王伟;;汉代《西域传》书写模式的形成浅析[J];学理论;2011年25期
3 余太山;关于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的体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4 余太山;关于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的体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5 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的认知和阐述系统[J];西北民族论丛;2003年00期
6 袁延胜;;《汉书·西域传》户口资料系年蠡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喻鹏涛;;“西域”地域[J];文史月刊;2012年08期
8 王希隆;;唐代西域屯田述略[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9 刘永连;;唐代园林与西域文明[J];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04期
10 李文博;;试论明代西域商队的贸易风险[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小军;;东汉“以战去战”策略对经营西域的影响[A];龟兹学研究(第五辑)[C];2012年
2 莫任南;;中国和欧洲的直接交往始于何时[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一辑)[C];1981年
3 莫任南;;汉代有罗马人迁来河西吗——骊轩县的起源问题[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C];1987年
4 李培栋;;鱼豢“发蒙”[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5 殷晴;;班氏家族与汉代西域[A];龟兹学研究(第五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绪山;《后汉书·西域传》记载的一段希腊神话[N];光明日报;2006年
2 韦明;丝绸之路“河西道”[N];甘肃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永强;两汉时期的西域及其经济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董知珍;7-18世纪西域与西藏佛教交流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屈罗木图;匈奴对西域的统治及统治措施[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宋迎春;唐代汉文化西传西域与东传日本的比较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侯林虎;六朝与西域、南海的交流[D];南京大学;2012年
4 朱叶;唐朝西域防御体系述评[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舒彦;北魏西域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崔丽芳;西汉使匈奴、西域使者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苟翰林;<明史·西域传>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8 任艳荣;“张骞凿空西域”历史现象再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25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125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