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江陵地区经济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7 10:02
本文关键词:唐代江陵地区经济研究
【摘要】:江陵地区地处湖北中部偏南,位于江汉平原腹地,自然气候适宜,地理环境优越。江陵作为荆州核心区域所在,是长江中游地区最重要的都会之一,自春秋时期楚王建都至清末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封王置府的战略要地,其政治、军事、经济地位突出已不言而喻。 唐代作为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黄金盛世,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也是江陵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唐代,江陵的经济地位首次超越其政治军事地位。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在唐前期不断持续并在唐中期得以完成,江陵地区水陆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以及唐朝廷持续施行的积极经济政策,三者合力的助推下,唐代成为了江陵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而江陵地区在唐代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对唐代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中唐以后,其经济区位优势进一步突显,伴随着江陵人口的急剧增长,居民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江陵地区农业、手工业,尤其是商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其经济影响力逐渐开始向周围地区扩散,并逐渐发展成为长江中游经济核心区域之一。 本文对唐代江陵地区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大区域内亚区域研究的空白,同时也丰富了唐代城市史的研究;经济课题属于荆楚文化研究的范畴,对于江陵经济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荆楚文化的研究体系,作为一名就读于荆州的大学生有责任也有义务为荆楚文化的弘扬和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文章将以今荆州市为中心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并以经济发展为主线,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入手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究,为更好了解唐代江陵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及特征,获得一些有益的借鉴。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具体包括史学典籍、文学作品、地理方志等,同时借助考古资料、文物遗存作为旁证和补充,具体包括考古发现、碑刻、墓志等。分析唐代江陵地区经济发展的脉络,力图描绘一幅较为深刻细腻的区域历史画卷,达到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认识江陵地区区域发展史的同时,也能从其区域发展来反映整个唐代社会历史的目的。此外,在对江陵地区具体的经济研究中,积极运用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和考证法,确保引用文献资料的准确、可靠。 绪论部分,首先从唐代前期和唐代中后期两部分,对“江陵”行政建制的演变及辖区变化进行了简单梳理,并对文中所研究的“江陵地区”的范围进行初步界定。其次对唐代江陵地区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予以分析和把握。最后对江陵地区经济研究的学术成果进行了研究综述。 正文部分,重点对唐代江陵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基本状况,及其发展原因、特点、影响分别进行系统阐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唐代江陵地区经济与同时期其它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之处。具体而言,首先,从自然条件、劳动力、惠农政策、庄园经济等方面具体介绍了唐代江陵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以及唐代江陵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精细化和农业经营模式的多样化;其次,手工业方面的表现是分工细密与规模化生产,手工业品的商品化趋势加强,手工业消费对象趋于大众化;最后,在商业方面是水陆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唐政府实施的积极经济政策共同助推了商业的繁荣。 结语部分,首先,对唐代江陵地区的经济地位做出了客观评价,即依据唐代江陵地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对其在唐代长江流域乃至唐代全国所处的一个发展水平进行准确、客观地定位。其次,对江陵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在区域内和全国的影响进行了整体论述。最后,针对具体问题地探析。唐代江陵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具备诸多发展优势,却未能迈入一线城市的行列,就其具体原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129;K2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修桂;云梦泽的演变与下荆江河曲的形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谭其骧;云梦与云梦泽[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S1期
3 袁樾方;下荆江河曲的形成与演变初探[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S1期
4 邓乐群;;杜甫飘泊诗作中的陇蜀荆湘沿途生态环境[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5 李德辉;;长安至荆南驿路——通向南方的“唐诗之路”[J];国学;2007年01期
6 刘礼堂;论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饮茶风习[J];江汉论坛;2005年02期
7 陈习刚;试论唐代湖北交通[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8 ;湖北松滋县桂花树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1976年03期
9 束世o,
本文编号:1151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151917.html